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守护差异性寻求发展的壮剧,面临着由传统单一的地域特色发展为更为丰富的综合性戏剧风格的转型问题.对于壮剧的保护就是要充分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在民间文化生存演变的规律中营造有利于壮剧发展的文化环境,建立一个充满审美精神和艺术氛围的人文世界,促使壮剧形成一种自身调节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者对于自身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情况的准确了解可以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如何客观地对汇率风险应急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应急管理理论与汇率风险的特点,建立了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属性测度理论构建了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有可行性,能够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相亲     
赵:对,就是这儿,你说我儿子尽出新鲜事儿,让我这当爹的替他相媳妇儿,等一会儿姑娘来了,我把信一交就算完事儿。黄:现在的年轻人啦,尽出新花样儿,让我这当妈的替她看对象。赵:妈呀!姑娘来了。准是我儿子对象,不好,赶紧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广西文坛上活跃着一批女性散文家 ,她们的作品从女性生活的各个层面、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出发 ,展示当代女性对社会、人生独到的心灵感悟 ,大胆的情爱追求和对人生的不懈探索 ,以及对女性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她们的创作以独有的对当代生活的情感体认与诗性展示、独特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 ,用直觉诉说和理性剖析的方式 ,显示了当代女性思想艺术的风采 ,形成了广西文坛一道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6.
钟敬文的新诗理论和批评,主张构成诗歌的各种因素要适切、均衡,并在尊重文学史、正确整理古典文学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新诗的创作;他还进行了一种学科交叉式的诗学实践,以民俗学知识论诗,把口头文学传统与新诗研究结合起来,丰富了中国新诗理论的成果;他采取接近古典诗学的诗话和格言警句文体论诗,形成独特的论诗文体,使他成为新诗学界具有自我风格的诗论家。  相似文献   
7.
流散群体的文化身份问题愈来愈受到文化研究领域的关注,流散写作以文学的形式展现流散群体对文化身份的焦虑与诉求。卢新华的小说《紫禁女》为流散群体文化身份的建构探索出一条新路,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汲取西方的文化精华,创造出一种独立的华裔新文化,从而成为西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日本鱼名的多样性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从鱼多用汉字标记,用汉字原意的解释,依据鱼的形状和习性为鱼命名可在汉语辞海中找出根据这三点足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日本人用的是和制汉字,使用多种鱼组成成语,日本的"国"字既便是用和制汉字标记,这一点上看到日本文化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又有对自身日本文化的创新。体现了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缺少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加之汇率波动幅度及波动频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使暴露于汇率风险中的企业数量和风险头寸增加.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构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构建模型,明确了建立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将受5个等级的16个因素影响,其中2个因素为直接影响因素,5个因素为基础性影响因素.文章试图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管理实践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萧红对于女性生活命运的表现是独树一帜的,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显现出对女性的关怀。萧红的笔触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思路融入到了她对妇女命运的表现中,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这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同类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