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协同视域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要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文章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来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认为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研究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非线性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来实现组织智慧和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建构,从而达到明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分析,试图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来探寻如何让处于利益博弈中弱势群体———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均等化的内涵梳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各地居民消费偏好的差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与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误解为公共服务的平均化,也就是说,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别,但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统一。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排斥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比如,医疗卫生服务,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必须有均等化制度安排,但如果你家庭生活情况很好,要接受更好、更高级的医疗服务,那就超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畴。再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二、均等化的困境分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能适应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要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文章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来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认为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研究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非线性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来实现组织智慧和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系统建构,从而达到明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实现社会政策公平的重要保证,对于民主理论与价值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公共决策系统的弊端和决策者的官僚主义习气以及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社会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因此,本文努力探索有效的参与途径,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消除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