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韩国新乡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新乡村运动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及其特定的发展背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新农村建设在对策选择上要优先考虑农民富裕和经济权利保障,重点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并把农民的“精神启蒙”和技能培训作为长久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作者结合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在组织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壤学》的过程中,认为首先应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即在课程教材体系上有所创新,在课程教材内容上有所更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所革新。同时在贯彻适用性和特色两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编写思路的探索和创新实践,这包括摸清读者底细、确定专业目标、把握课程内涵、了解市场需求,及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应用、深度与广度、难度与易度、传统与创新、利教与利学、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关系。通过以上步骤,保证了教材的先进性、系统性和特色,并实现了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不管是从祖国各地返回贵州的黔籍作家,还是一直在本土的文学青年,他们都纷纷投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用各自的聪明才智,拿起手中的笔,组织各种文艺社团,创办各种文艺报刊,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为贵州战时的文艺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教师共产党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中的中坚和骨干,其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师队伍,进而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者重点讨论了高等学校教师党员怎样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理想远大,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师德高尚,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理论素养高,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敬业勇挑重担,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5.
地学和土地资源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识网络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该文逐步分析了网络教学的认知学习理论、网络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区别,以及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技巧。作者根据地学和土地资源学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尝试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说“两”     
说“两”孙向阳本文从发展的角度考察“两”的词性、词义、表达形式及其发展趋势,对马国权西周春秋金文中“两”用为数词和王力“上古的‘两’,最初是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①的观点提出疑义。一马国权在《两周铜器铭文数量词初探》②一文中认为“两”用于车是量词,用于...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现有的区间DEA方法采用非统一指标进行效率评价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效率的区间DEA方法。并该方法能有效得到多层效率前沿面及每层前沿面的有效决策单元,并可按效率前沿面层次实现决策单元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各效率前沿面层内有效单元的排序方法;并采用一个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首要作为是在全社会进行一种价值引导,营造一个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教育文化环境。树立责任政府、公平政府、服务政府的形象,推动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梁巾帼》这一油画作品描绘了中国吕梁山区女性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与牺牲。画面上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优美的形体,也没有美丽的脸庞,只有褪色的妇女自卫队旗帜在空中飘扬。《吕梁巾帼》以群体肖像为主体,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与勇气。人物形象刚毅、果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真实妇女也能拿起武器抗击日寇的侵略。从画面上看,她们没有军人的素质和体能,没有战争的经验和经历,她们的专长可能是务农和操持家务。但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她们毅然拿起武器,保卫祖国,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握和遵循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握和遵循大学生素质的形成几个规律 :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规律 ;二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规律 ;三是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的规律 ;四是应把握和遵循大学生素质的形成受其校园环境影响和制约的规律 ;五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结果的规律 ;六是受其个性差异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