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实践调查等方法,对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地位、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展现了宿迁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推动宿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宿迁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打造宿迁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2.
1875年4月—5月,马克思为了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指导德国工人运动健康发展写下了<哥达纲领批判>这部伟大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刻地论述了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论述了这个过渡时期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相似文献   
3.
融合通识教育,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对人与社会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我国高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把培养具有全面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情感需要,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推进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