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平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性公共文化,既具有文化遗产具体可视的物质属性,又包含民间信俗、制作技艺等非物质的文化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梁平木版年画传统保守的生产模式很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其创作生产萎缩、日渐衰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文章从活态性、地域性、系统性角度,论述了对梁平木版年画的完整性、关联性、综合性保护,以保持其公共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独特性、可识别性,激发其创作、生产活力,增强群众参与度,体现其公共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对梁平木版年画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科技论文摘要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编写摘要的必要性 ,并就中英文摘要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 ,提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写好中英文摘要必备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仿拟、别解、歧疑、双关;认知机制:概念隐喻、框架转换;逻辑机制: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并从语用层面阐释了其幽默语言生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冲突深层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参与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会出现交际障碍和冲突,笔者对不同文化在哲学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这些差异引起了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同时提出了自己对减少跨文化交际冲突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笔通过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英语国家价值观念研究发现,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价值观念不同,是造成很多跨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梁星彭 《中华魂》2013,(2):53-53
近日因编写《陶寺发掘报告》,前往山西侯马,住在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的队部里。该处位置偏僻、杂草丛生、野蚊猖獗,不胜其苦。特作小调记之,亦苦中作乐也。 炎炎夏日纳凉,扇摇清风。正懒卧席床,袒肩露背轻松。忽听耳畔嗡嗡,有似敌机犯境,来势汹汹。  相似文献   
7.
称谓禁忌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的映现,可以说它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外现。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英称谓禁忌差异的文化根源及其提高跨文化交际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梁星  卓得波 《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文章利用熵权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中国整体水平以及东中西部的生态效率差异;然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城镇化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等7个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代理变量选择以及与当期生态效率、滞后一期生态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中国的能源、环境消耗也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使经济主体的活动被激发了出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程度不断恶化。随着国际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原有粗犷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对于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交流和对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整合和建构将会催生具有人类共性的文化样式并成为全球自觉遵循的范例。本文阐述了在全球化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规律和规则的意义,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