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9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确定环境下的产品开发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产品复杂性和市场变化速度的急剧提高,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需求的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因此对不确定环境下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柔性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响产品开发柔性变量的研究,提出了衡量产品开发柔性程度的"产品开发柔性指数"的概念以及确定方法,进而提出了利用产品开发柔性指数分析与确定现有方案的柔性以及进行不同设计方案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基于不确定环境的提高产品开发柔性的三种主要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部环境日渐复杂,新一代员工自我意识觉醒,信息化工作模式扩展,企业传统管理机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越发有限。利用员工自我管理机制以及前摄性行为提升其自身创新绩效的管理路径有望成为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实力的新方法。研究以国有科技型组织中的知识员工为样本,以主动反馈寻求行为为中介,探索前摄型人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前摄型人格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询问与监测)完全中介前摄型人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主管对创新的支持正向调节直接反馈寻求行为——询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创新性同事的存在正向调节间接反馈寻求行为——监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组织文化是组织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区分了组织文化变革两种类型——改革与演变,并以组织文化演变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提出驱动组织文化演变的三种驱动力——组织任务环境变化、组织内部环境变化和组织成员参与程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就三种驱动力对组织文化演变的作用及三种驱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内部环境变化对组织文化演变起正向作用,组织任务环境变化对组织文化演变起负向作用,组织员工参与程度通过组织内部环境变化这一中介变量,对组织文化演变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不能反映组织真实情况的问题,从问卷问题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问题反映的判断性质和判断的主体对象,将问题归为四类:自我-事实判断,自我-价值判断,他人(组织)-事实判断和他人(组织)-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受试者填答问卷的过程中产生主观偏差的四个原因。针对各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组织承诺三因素模型被质疑的三种承诺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系数过高、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高相关性和三个承诺的概念统一性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强调个体与组织保持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将个体对离开组织这一具体行为的态度包含在将组织作为态度目标的模型中,是该模型被质疑问题的根源。此外,其概念的整合方式也不合理。将组织承诺中对具体行为的态度替换为一般性的行为意向,并与个体对组织的情感部分与认知部分一起组成标准态度观的组织承诺是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樊耘  张旭  颜静 《管理评论》2013,(1):101-113
结合1960年以前有关对承诺的研究,将组织承诺的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背景、兴起,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基于理论演进的角度,评述不同阶段组织承诺基础的理论根基与来源,关注于组织承诺维度的发展与内涵,探讨不同研究阶段中组织承诺测量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已有研究中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以及组织承诺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研究现状;总结组织承诺理论演进过程的发展特征,提出组织承诺未来研究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旭  樊耘  颜静 《管理学报》2013,(8):1144-1154
以整合基本心理需求满意度的承诺形成过程模型作为分析中西文化背景对组织承诺形成路径敏感性影响的平台,通过在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对自主性、责任感和奉献的理论溯源与比较,研究得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组织承诺的敏感性形成路径:显著性、控制→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满意度→组织承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承诺的敏感性形成路径:情感、信任→关系需求满意度→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8.
于维娜  樊耘  张婕  门一 《管理科学》2015,28(6):65-79
以传统需求理论为基础,基于工作场所需求和组织供给契合的视角,探索性地将个体在工作场所中的需求划分为基础需求、情感需求、自主需求和成长需求4类,并以4类需求为切入点,选择12个城市的317个样本数据,运用多项式回归方法,采用3维响应面分析组织对每类需求的供给与个人需求之间契合程度对组织认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基础需求,当组织供给大于个人需求时,组织认同与需求-供给契合度负相关;当组织供给小于个人需求时,组织认同与需求-供给契合度正相关;当组织供给与个人需求完全契合时,个人需求强度越高,其组织认同感越高。②对于情感需求,当组织供给大于个人需求时,组织认同与需求-供给契合度负相关;当组织供给与个人需求完全契合时,个人需求强度越高,其组织认同感越高。③对于自主需求和成长需求,当组织供给与个人需求完全契合时,组织认同水平最高。研究结果不仅分析了需求-供给契合有效性的结构,而且从需求角度探讨不同群体组织认同的内在变化规律,为新生代员工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和谐管理作出了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评价了组织和谐管理的2个实践性操作模型;分析了组织和谐管理面临的理论挑战;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的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全面审视了组织和谐管理研究,提出了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性操作模型和量化实证研究的概念模型,为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化的指导,为量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在中国情境中对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人才竞争已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的焦点,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过去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工程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本文试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出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模式,并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入手,分析思维、心理、经济、管理、人际关系、法律、自我培养与成长等有关管理方面的素质在工科学生整个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