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一流大学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根本之道。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对39所985高校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一级学科硕博点对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产生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不相关。其启示意义是:在一流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中,顶层教育的质量提升与跨学科合作是未来方向;关注点不能囿于教师层次结构的优化,还应重视教师梯队建设等;同时,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智库"作用。为充分发挥大学各方优势,应构建市场调节、政府引导与支持和高校自觉的特色专业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2.
[提要]在自身技术段位和国家态度支持下,启发式搜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人机交互四种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内部治理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智能挖掘数据信息和知识、智慧提供备选治理方案、系统优化具体治理行为等技术逻辑。但透过人工智能视域看,大学内部治理既存在参与不足与功能缺位的治理主体之困,也存在行政主导与垂直领导的治理结构之困和工具理性与技术依赖的治理德性之困,从而也就限制了人工智能在其领域的应用。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体功用、组织结构、德性秩序三个维度探讨大学内部治理的优化路径,并对人工智能在大学内部治理领域的“交互”应用作技术伦理批判,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及至新时代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观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内在属性。一般性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本质——理性化的继承和坚守,特殊性由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典型特征的彰显而来,体现为集“唯一性、世界性、公平性、协调性、共生性”于一体的属性复合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组成因子的治理现代化,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最终指向理性化,并对治理环境、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主体等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研究方式,从社会需求、国家政策和高等教育自身追求三个层面揭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立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遵循的逻辑理路,以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主体、培养内容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为切入点,探究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