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顾炎武的“教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炎武主张通过“立宗法”来确立伦理主体 ,并以“教化”来确保其成为政治主体的助手。顾氏所倡“教化”有“名教”和“礼教”两种形式 ,但他更注重“名教” ,这是一种顺应“人心”(即利用人的私心 )的教化方式 ,其中包括了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容 ,但顾氏没有把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当作社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而仅仅是为了改善人伦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哲学上罕有论述,未曾对哲学价值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这是关于哲学的价值概念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这表明了在他们那里,尚未形成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论。他们对于价值问题的探讨,主要地是在政治经济学范围内进行的。而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顾诗汇注》校补举例周可真《顾亭林诗集汇注》(简称《顾诗汇注》)是已故教授王蘧常先生的一部宏篇巨著,为清代以来顾炎武诗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她集中地体现了王先生之谨严踏实的学风和渊厚博洽的学问;读之,令人叹服不已。但是,任何优秀的著作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和论述了顾炎武的军事思想,并将其思想要义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军事观点、 廉耻为本的治军观点和重形任势的战略战术观点。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管理思想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基于这一总体看法,本文就这五家所关注和探讨的重点问题,对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作了概要论述,从而勾画出了先秦诸子管理思想的大致面貌,由此初步展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主要是对明代及清初之“伪理学”即阳明心学及其末流的批判,其主要论点是心学为经学之害、心学清谈误国、心学“不自知堕于禅学”和“外仁、外礼、外事以言心”。这些批判也附带着一些对于程朱之学的负面评价,不过这些负面评价,主要是认为《二程语录》《朱子语类》之类的语录在客观上给脱离经典而空言性与天道的心学之兴盛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同时也认为程、朱的某些言论有涉禅之嫌和导向心学之可能,这反映出顾炎武的儒学发展思路不同于宋明理学家融合儒、释、道的儒学发展思路,而是主张在保持儒家文化的纯正性前提下来发展儒学和体现儒学的经世实用之功效,但在总体上顾炎武充分肯定了程朱理学“据经论理”的经学本性,并否认宋代理学与明代心学之间有必然联系。然而,在以“仁”为核心价值的儒家文化价值观上,顾炎武通过对儒家“性善”理念的重新诠释,又表达了其不同于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家主张“存仁灭私”“存义灭利”的价值观:以“仁爱寓于私情”的观点为主要标识、反映明清之际时代要求的新仁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老子》中“道”有多种含义,本文以第二十五章为中心,围绕“字之曰道”来探究这里的 “道”概念的具体涵义。此章对“道”的描述涉及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五个方面的特性,基于这五方面的描述而“字之曰道”,表明了此“道”乃是标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互相统一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的概念。借助于此概念所表达的宇宙整全原理,本质上是世界一元性与世界多样性相互统一的辩证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顾炎武的管理思想既属于社会学范畴,又属于管理学范畴,故名之曰"社会管理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管理理念;(2)"财足而化行"的社会管理目标;(3)"寓封建之意于士大夫"的社会建设思想;(4)"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政府建设思想;(5)"立君为民"的执政理念;(6)"名""法""礼"兼采并用的综合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周可真 《学术界》2013,(1):150-157,286
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老庄生命哲学的基本思想:(1)生与死是相反相成的一对辩证矛盾;(2)宇宙是生死无限循环轮回的无穷生命过程;(3)"道"是宇宙生命的本原和原理;(4)"气"是构成具体生命存在物的元素;(5)身体内阴阳之气调和是生命的最佳状态;(6)"无知无欲"是生命达到最佳状态的精神条件;(7)道家只是期望通过修道而达到自然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有别于道教幻想通过修道而达到肉体成仙或羽化升天成神仙的"长生不死"论。  相似文献   
10.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基本范畴之一,它贯穿于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它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无为”的含义就有多种:在本原论中,“无为”是指“道”的自然性(即无意志性);在发展观中,“无为”是指静止(“静”),不变(“常”);在认识论中,“无为”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内心“虚极静笃”的状态或境界等等。本文所拟欲分析和阐释的是“无为”在老子管理思想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