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4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49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0篇
丛书文集   1483篇
理论方法论   378篇
综合类   4955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3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是站在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的学科文化自觉。它以哲学为衔接点,把环境与广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努力为环境哲学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作为观念侧翼,更细致地修复破碎染尘之人心。让人类有效地从社会走向自然,又从自然回归社会。审视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能否实现文化自觉?它必须立足以环境哲学的语境与方式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与必然,并应用环境哲学的方法与逻辑阐释文化自觉的内涵与趋向。环境哲学所固有的自然之翼,是其学科存在的本质特征。但如若停滞于自然界的现象,而无文化元素的参与和交融,环境哲学的困顿将会在现象与抽象之间迷失。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又必须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它一方面是为融合确定边界,另一方面是为渗透找到根据。以对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负责的精神,文化自觉与环境哲学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new economy, exploring labour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n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labou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digital economic sector, such as gig employment, e-commerce, and various other forms of online employment, have been examined in-depth. This study reveals new regulatory loopholes in the digital labour market, which have substantially eroded the basis of so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in China, “softening”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branches and compliance with labour regulations remarkably.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Polanyi on embeddedness and disembeddedness, we argue that the digital employment secto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new configuration in the digital field of social policy requires novel conceptu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isks in virtual spaces.  相似文献   
4.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比较 ,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进而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 ,探讨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6.
将一元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一个结论在多元多项式上进行了推广,从而得到多元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而这一时期的大学毕业生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中心 ,与其它相近的专业领域形成网络状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达到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由“贡献你自己”而“牺牲你自己”而“发展你自己”,文学的价值走向也相应地经历了由二十年代末至共和国建立、由共和国建立至八十年代末、由八十年代末至世纪未的流变。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及文学的价值走向是一个与近代流变过程有着某种相似而又并未因二十世纪的终结而完成的流变  相似文献   
9.
论人生厄运     
厄运是相对于幸运而言的,厄运造成痛苦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对厄运造成痛苦的根源,应该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来探究,由于人所生存的环境不是单一性质的,而是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所以,要进行系统的具体分析。厄运对人生的作用有二重性,应该正确面对,实现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金融状况反映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并 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演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制度 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证券 市场制度的创新。而经济增长和证券市场制度的创新又可以促进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