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管理学   4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646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4068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1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已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探究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为视角,提出通过干预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构想。实验随机选取成都市某民办幼儿园的20名教师为实验组,再选取与其办园环境、办园背景相似的另一所民办幼儿园的20名教师为对照组,对实验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园相比,实验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显著;与实验园实验前后相比,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及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方面均有提升。对教师培训的具体建议为:(1)单一与混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有现实意义;(2)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需理论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3)专家"现场诊断-指导式"培训方式对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有显著作用。综上,建议民办幼儿园在了解本园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同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有效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2.
3.
如今人们对"修辞"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修辞只不过是实际生活中的文字修饰,甚至是一种"为了说服而说服"的"毒药般"方法或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对修辞研究领域的认识不清导致的概念混淆和曲解;二是在研究和分析修辞时放弃了以论证为基础的传统。现实情况是法律修辞无法避开这种贬义性评价之厄运。事实上,如果回归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不难发现法律修辞并非追求那种完全置法律论证不顾、一味追求"为了说服而说服"的"华而不实"、"浮夸连篇"、"玩弄词藻"的说服技艺,而恰恰是建立在法律论证基础之上的修辞。  相似文献   
4.
茶与酒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相互之间各有所长而内在紧张。敦煌写本《茶酒论》生动刻画了茶酒之辩的核心问题,从自然属性、社会功用、健康养生到道德教化,茶酒之间历经了茶酒并行、茶酒争胜、褒茶贬酒的趋向,最后以水的出场调和而告终。研究茶酒之辩,既要汲取与超越以茶喻佛、以酒喻道、以水喻儒、三教合流的解释,更要借鉴茶酒争胜所展示的文化张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7.
8.
文章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实际工作,对"学风"、"学风问题"、"学风建设"、"校风"及"教风"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分析了影响学风形成及导向的因素,并对学风建设的实质目的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总结经验与分析内容,提出了学风建设的关键点是构建基于社会发展期待,并指向教育目标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陈家明  蒋彬 《民族学刊》2020,11(5):120-126, 159-160
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就体育现象本身进行对比或论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而缺乏符号学这一简约方法的深层次解读。国家认同是各种象征符号的集合。体育是一种天然的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含义。因而从符号学视野探究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核心是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体育的物源符号化、自然寓意、伴随文本意义、元语言解读、共同记忆塑造功能,有力促进现代国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清体育符号的标出性历史反转趋势,采取适当宽幅的文化选择,加强体育元语言的解读,充分利用体育符号媒介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强化中华“多元一体”认识,厘清国家政治边界,从而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new economy, exploring labour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n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labou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digital economic sector, such as gig employment, e-commerce, and various other forms of online employment, have been examined in-depth. This study reveals new regulatory loopholes in the digital labour market, which have substantially eroded the basis of so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in China, “softening”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branches and compliance with labour regulations remarkably.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Polanyi on embeddedness and disembeddedness, we argue that the digital employment secto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new configuration in the digital field of social policy requires novel conceptu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isks in virtual sp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