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1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管理学   52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84篇
丛书文集   1325篇
理论方法论   366篇
综合类   6761篇
社会学   328篇
统计学   5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知—删除"规则的法律条文并没有赋予平台自治的空间,但是平台自治的需求已经"凸显".免责条款理论表面上能保障平台自治,但是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归责条款理论是我国的通说,其扼杀了平台自治的空间,司法实践对此虽有调和,但是难以济事.我国的"通知—删除"规则系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在性质上仅仅是行为标准.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违反"通知—删除"规则的情形并非侵权的充分条件.事实上,这一行为标准的违反在侵权法上的意义仅仅作为主观过错的证据,电商平台可以反证其不具有过错.司法实践中亦有区别对待"通知—删除"规则的违反和侵权之认定的做法.明晰此点方可保障平台自治,同时亦实现电商平台对用户监管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已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探究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为视角,提出通过干预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构想。实验随机选取成都市某民办幼儿园的20名教师为实验组,再选取与其办园环境、办园背景相似的另一所民办幼儿园的20名教师为对照组,对实验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园相比,实验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显著;与实验园实验前后相比,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及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方面均有提升。对教师培训的具体建议为:(1)单一与混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有现实意义;(2)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需理论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3)专家"现场诊断-指导式"培训方式对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有显著作用。综上,建议民办幼儿园在了解本园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同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有效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给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厘清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演进特征,对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与谣言治理意义重大。在现代网络社会,随着交往实践的普遍进行,从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来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的生成,是网络议题、网络交往和网络传播相互作用的结果。受网络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又呈现为非线性的发展演进趋势,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舆论秩序失范,甚至导致“塔西佗陷阱”的舆论信任危机,给疫情防控带来复杂变数。必须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治理机制,有效管控舆情,提高疫情防控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决策信息为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加权测度的TOPSIS决策方法。在分析了现有距离测度方法不足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毕达哥拉斯模糊距离测度——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PFOWD),并研究了该测度权重的确定方法;在PFOWD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毕达哥拉斯模糊混合加权距离(PFHWD),同时探讨了其特征和与现有毕达哥拉斯模糊测度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FHWD测度的毕达哥拉斯模糊TOPSIS多属性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普里什文哲理散文中所具有的预言式生态思想与环保理念备受当代“生态文学”理论家的青睐。但他热衷描写狩猎场景的猎人情结却又遭到新世纪中“生态伦理”理论的诟病。其实从文本的本体性观念来理解,普里什文的诗性自然情怀、生态观念与他的猎人情结并非只有冲突的一面,他所表达出的是人对大自然万物之本能与道义之间的尺度衡量,而这种衡量也可反观当代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实际上表达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天人关系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6.
培养研究生爱国担当之志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是科研育人的生动体现,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核心。以材料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需求牵引课题激发与培养研究生爱国担当之志的路径与成效。结合自主创新研究成果与航天迫切需求,激发学生奉献与担当之志,立志为我国航天强国事业贡献青春与力量,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实现将科学研究与思想引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信念,培养学生既具有过硬材料创新本领,又具有自信、爱国、奉献、担当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材料领域创新拔尖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在传统文化和家庭氛围影响下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结,贯穿曾国藩一生的乡土情结为其事业和交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京为官时期对同乡以及家乡的特别关注,折射出曾国藩浓浓的乡土情结。曾国藩在乡土情结的影响下创建了湘军,为其幕府的建立储备了人才,在乡土情结的感召下与同乡建立了深厚友谊,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ew class of semiparametric instrumental variable models with partially varying coefficient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has a partially linear form and the impact of endogenous structural variables can vary over different levels of some exogenous variables. We propose a three-step estimation procedure to estimate both functional and constant coefficients. The consistency and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these proposed estimators are established. Moreover, a generalized F-test is developed to test whether the functional coefficients are of particular parametric forms with some underlying economic intuitions, and furthermore, the limiting distribution of the proposed generalized F-test statistic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established. Finally, we illustrate the finite sample performance of our approach with simulations and two real data examples in economics.  相似文献   
9.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new economy, exploring labour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n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labou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digital economic sector, such as gig employment, e-commerce, and various other forms of online employment, have been examined in-depth. This study reveals new regulatory loopholes in the digital labour market, which have substantially eroded the basis of so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in China, “softening”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branches and compliance with labour regulations remarkably.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Polanyi on embeddedness and disembeddedness, we argue that the digital employment secto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new configuration in the digital field of social policy requires novel conceptu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isks in virtual spaces.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市场仍旧存在某种程度的分割,如何突破这种市场分割到异地拓展市场是企业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省级层面或国家层面进行宏观分析。文章创新地从政企关系视角入手来考察市场分割情形下微观层面的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也是首先把市场分割(和异地市场)分为省内(本市外)市场、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三个不同层面来研究的论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个体层面检验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可能。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分割确实阻碍了企业异地市场拓展,但这仅限于省内市场而不是省外市场。此外,市场分割是有方向性的,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市场里走出来的企业更容易拓展异地市场,但此结论仅适用于国内市场拓展而不适用于海外市场拓展。良好的政企关系是有利于企业异地市场拓展的,但仅限于省外市场,对省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是无效的。文章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并分析了对于企业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