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8年度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以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两种作用关系为着眼点,研究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与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又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但就不同区域而言,这两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也发现,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动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2002年至2004年间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后门融资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行为,通过大额筹资有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益最大化,标的股票低迷的价格表现是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热衷于发行可转债的原因所在;同时,诱导性的政府政策进一步促成了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事件研究方法及其在金融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显平  柯大钢 《统计研究》2006,23(10):31-35
一、引言事件研究法集中于探讨事件(如合并、收购、收益公告或再融资行为等)的发生对股票价格(或企业价值)带来的冲击,冲击可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平均股价效应、市场收益方差的变化(反映股价波动性的变化)、股票成交量的变化、经营(会计)绩效的变化等。在国外,事件研究法首先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领域,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有关事件研究方面的文献已成为金融经济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Fama(1991)所言:“在事件研究法被应用以前,在公司财务核心课题(central issue)上几乎不存在任何经验证据。现在,这方面的经验证据相当多,且大多源于事件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