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教是俄罗斯的传统宗教之一。在俄罗斯帝国领土的不断扩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异域穆斯林成为其臣民。穆斯林对俄罗斯庞大帝国的缔造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897年的全俄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帝国穆斯林人口已达到1388.94万左右,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6%;到1917年时,俄罗斯帝国境内的穆斯林人口已上升到2000万。截至目前,我国关于俄罗斯帝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本文有助于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俄罗斯帝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当局伊斯兰教政策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制约。现代性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政治发展,而守旧落后的政治文化则阻碍政治发展。"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和北约盟军一道出兵阿富汗,暂时打垮了塔利班政权。尽管阿富汗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民主政府,但却仍然是一个政治不稳定、经济畸形发展的国家。本文探究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政治文化的维度分析阻碍后塔利班时代阿富汗政治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地缘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欧盟对印太地区的关注持续提升。欧盟为加速推动"印太战略",不仅提升了与印太地区国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强化其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且积极配合"四国联盟"在印太地区展开针对中国的行动。欧盟加速推动"印太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借助美国势力进入印太地区,避免在大国博弈中陷入"选边站"的战略困境。欧盟加速推动"印太战略"有利于提升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完善欧盟产业链的布局和对印太市场的开发。欧盟的举动无疑将会使印太地区的地缘竞争更加激烈,并且可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欧盟加速推进"印太战略"给地区带来一系列影响,但也面临着内部诉求不一,实现"印太战略"能力有限,对华政策错误以及与美国"印太战略"存在分歧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亚社会的发展是多种民族和不同文化长期接触、冲突、交流、融合和沉淀的一个复杂过程。 18世纪 ,定格在中亚的主要文化和社会力量是突厥—伊斯兰因素 (突厥因素中不包括塔吉克 )。自 18世纪俄罗斯逐渐入主中亚以来 ,不同文化和社会力量进入中亚并发挥作用。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主要文化有非本土的俄罗斯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本土化了的突厥—伊斯兰—俄罗斯化文化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立党之本、兴党之魂、强党之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历史生成、文化孕育、实践锤炼和价值塑造四重维度。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养成并长期坚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精神“红线”。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通融合及精神价值的高度表征。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深沉、澎湃、持久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点和原点,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精神血脉的赓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奏响了时代发展最强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党、全社会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直以来,人们把“议行合一”原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混为一谈,把“议行合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同起来。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行合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若将两者混同起来,则不利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及相关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多次大的民族主义浪潮(本文取三次说)。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在一战前后,东方民族主义兴起,多个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出现在二战末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70年代,又一批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在继续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脱离了殖民地或附属国、半附属国地位,成为新兴国家。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原社会主义联邦国家纷纷解体,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9.
"经济中国"和"政治中国"是从宏观层面定义中国发展的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国"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中国"背景下,中国的外交体现出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等特点。随着"经济中国"向"政治中国"的转变,中国外交除了延续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这个转变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外交带来困惑。只有正确解决这些困惑才能促进中国外交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在我国的西部开发中 ,不仅要关注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还必须正视跨国民族 ,尤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跨国民族之间的关系 ,因为那里的跨国民族关系问题最复杂也最突出。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而跨国民族关系的好坏则有可能影响到我国西部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