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敦煌学研究耆宿土肥义和的略历,并对其编著的《八世纪末期-十一世纪初期敦煌氏族人名集成——氏族人名篇、人名篇》一书的内容和成书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驼蹄羹",即以骆驼足掌为原料烹饪的羹醢类肴馔,出现于魏晋时,唐以后逐渐知名,被认为是上等肴馔而受到许多文人骚客的吟诵,元代被列入"八珍"。为防止长途运送导致腐败,驼蹄原料须以红曲浸过,驼掌为结缔组织,其烹饪方式为文火煮烂,切片后加调味料烹煮成羹醢类肴馔。塞外驼蹄而成中华知名肴馔,是丝绸之路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红帽子”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嘉靖、万历年间及以后的一些西北边疆史料和甘肃、青海的一些地方志中,常常出现一个叫作“红帽子”的部族,许多到裕固族地区搞社会历史调查的人也听到过关于裕固族人和“红帽子”人打仗,并赶跑“红帽子”人的传说,在研究土族和裕固族历史时也常常碰到这个称号。然而因为大多数史料在谈到它时或是只言片语,或语焉不详,使人无法知其详情。“红帽子”族象一闪即逝的流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而留下了关于红帽子人的族属、居住地及下落的谜。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中有数十幅宴饮图像 ,这些图像不仅提供了宴饮场合、“会食”状况、宴饮座制、会食人数等信息 ,而且反映了当时宴饮的方位坐向、男女、座次等尊卑观念  相似文献   
5.
明代赤斤蒙古卫、罕东左卫部众的内徙与安置,对裕固族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已被许多学者论及和肯定。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从人数统计看,二卫部众构成了形成裕固族的主体。但是,二卫的族属、迁徙地及其变迁、二卫部众与裕固族各部的关系等问题,似乎还有探讨的必要。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裕固族族源以及为何形成东西部、操两种语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S.0526写卷,唐耕耦拟名《归义军时期武威郡夫人阴氏致某和尚书》,施萍婷拟名为《武威郡夫人与某和尚书》。显而易见,其内容如所拟名,为武威郡夫人阴氏给某和尚的一封书信。但“阴夫人”究竟为谁?收信者又为谁?为何而写信?信的性质究竟为何?百年来却少有人详究。笔者反复阅读,细审其内容,觉得此信非普通友人、师徒之间来往问候之一般书信,而是多有隐情。不妨臆断于后,见笑于大方之家了。为论说方便,现全文抄录如下:弟子夫人,别有少事,上告/尊慈,幸望法德,甫垂听念。前者/东去之时,弟子情多恋切,意极思深,尽力接…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将流传在青海西宁及东部农业区的民间说唱文学作品《方四娘》与散佚在甘肃河西地区的抄本《四姐宝卷》加以比较,认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对促进甘、青两省民间文学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是有益的,我们希望通过本刊扩大各方面学科之间的这种有益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历史著作和地方志书中,撰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肃镇志》可以说是著录裕固族历史资料最多的著作。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在明清两代河西走廊地方志书中创修年代最早、在裕固族历史文化研究上有独特资料价值的著作,史家未予足够重视,多种文献丛书和方志丛书都未予收  相似文献   
9.
裕固族是祖国大家庭中有着独特习俗的一个少数民族,而婚姻习俗更是特别。解放前的婚姻习俗,保存了一些较为古老的婚姻形态。一个民族现存的婚姻形态,按恩格斯的记法,是一块活的“社会化石”,调查和研究这些遗留的婚姻习俗,对于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形态,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根据自己的调查所得和前人的调查资料,对裕固族解放前尚遗留的婚姻习俗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启安 《中国藏学》2012,(2):99-107
敦煌汉、藏文文献中经常出现一个表示某种组织的称谓词——"团",团有"团头"。对此,论者多有涉及,诸说并出,或谓寺院寺户的常设组织,或谓行业组织,或谓吐蕃统治下的敦煌基层组织,或谓临时生产组织,不一而足。"团"之称谓,源于北朝府兵制,唐代府兵制瓦解后,"团"这一称谓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敦煌文献中的"团",为表示某项集体行动的临时团体,无论僧俗两界,均有不同的"团"组织的记载,而非寺户的常设组织,更非敦煌的基层民户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