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中华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质,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人文关怀思想发源于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华礼仪文化强调约束自己,尊重别人,生命关怀,和谐共处。经济上日益强盛的当代中国应充分重视继承发扬中华礼仪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用中华礼仪这个"魂"来教化和治理社会,弘扬真善美,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吸引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道德完善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享用性的前提是德育要具美感,德育主体感觉其优美愉悦德育才可亲可爱.德育美学增强德育可享用性,德育可享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效度.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以德育美学实践印证了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事实与价值所在,而且认为如果从德育个体享用功能出发来设计德育教学更符合德育的原貌,符合人性的追求,其效度很理想,非常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3.
公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新动力,公益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是社会公益行为的主要群体,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是公益活动发展普及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当代大学生认可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愿意奉献爱心,但对公益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公益的路径有待拓宽,能力和效益急需提高,增强公益观教育很有必要。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既是创设公正平等、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与新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一所新建大学只有适时提炼和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能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大学的职能.大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体现,是青年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有利师生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和践履,是丰富、提升大学文化历史价值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人类成果,一种思想宝库,其历史价值将超越物质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思政教育注重前瞻性、现实性管理,但关注后顾性管理不够.人际交往底线管理是对大学生整个思政教育后顾环节的有益补充.人际底线管理是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的有效屏障,有助大学生在处理各类人际关系时减少苦果,杜绝恶果,力求硕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企业选用人才的首要素质条件不再是个人专才,而是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与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大学德育的新考量.如果大学德育还停留在原有的理念和体系,培养的人才也许还没有被选用就已遭到无情地折旧.大学是现代文明的轴心,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有基本的精神共鸣和文化认同,大学德育必须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要素,致力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利益底线是指人际关系中抗拒有损自己利益的最后心理防线,是能够承受损失和失去的最低限度。在中国从劳动密集型技术低端型环境资源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高端服务密集型生态社会型的生产方式转型时期,必然引发新一轮利益竞争,也会导致人际关系利益化圈子化危机化的趋势。人际关系是一种准经济交易,是正常交换和经济活动的基础,是评估社会健康幸福度的指标,面对人际关系危机化价值化的趋势,面对利益底线被不断突破而增多的纠纷事件,探讨利益底线管理促进平衡发展已成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分析国际关系史上各大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领袖个人的性格、气质、涵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影响国家的战略抉择,影响国家的发展或衰退,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冲突。他们是国际政治中的特殊行为者,他们在特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对时代主题的分析判断,对外交策略的抉择调整,对国家关系对抗或合作的谋略权衡,对国际秩序的建立或打破往往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