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非和平交往是文明交往的方式之一,贯穿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世界历史进程:宏观上,它是一种常态;微观上,和平交往看似主导,却只是一种表象,私有制是其根源。非和平的文明交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苦难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诸如推动科技、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且更深层次的还在于督促人类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东、中亚是中国“大周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利益攸关的大后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坐大”,在中亚军事“驻足”,使我国在传统军事安全领域受到了新的地缘军事战略压力,并恶化了中国能源安全环境;但同时鉴于两地区特殊的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地缘特征,美国的存在及其强权行径已引起当地许多国家的不满,开展多边外交成为后者的共识,这为我国外交的拓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中国与中东、中亚之间存在着能源的供需关系,互为邻居的地缘联系,以及区域民族间的语言、宗教、文化和血缘等方面的某种历史认同。并认为我国应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审视并处理好与这两地区间国家的关系,确保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和西部边陲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和思维的视角比较分析经典军事理论对信息化战争的适用性,认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指导信息化时代的动能战争较为适用,而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子主张通过情报、欺诈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更适合于未来网络化的战争形态。面对信息化的战争形态,应以孙子和克劳塞维茨相结合的思想,来指挥未来信息化作战的非动能与动能战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石油消耗量和进口量的逐年上升,保障能源供给已成为中国新时期“大周边”战略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东以其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成为当前中国主要的海外石油供应地,也是未来最重要的石油供应源之一。从地缘、成本和进口多元化等方面考虑,石油资源蕴藏丰富的中亚地区是中国潜在的能源供应基地,是今后开发的重点。中国与这两个地区的能源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但是合作也将遭遇一些地区风险及大国的战略排挤。对此中国应审时度势,内外兼修,多方保障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班勇是中国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当时中原王朝西域战略制定的主要推动者与执行者之一。其经营西域正值东汉与西域第三次断交之际,他力谏东汉政府重立开通西域之大计,主张恢复敦煌郡营兵,复置护西域副校尉、西域长史以及出屯楼兰,出任西域长史后,恩威并举、收复西域诸国,击走了匈奴,最终在解除北匈奴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同时,重新沟通了东汉与西域的联系。最后,还应历史地看待班勇所承载的中原经营西域的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