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共文明是随着个体生活、集群生活与公共生活划界之后,非特定主体在临时性的公共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风貌和精神状况,它的突出特征是行为主体的非特定性、行为者的身份平等性、公共规则的简易性。公共文明的表现程度与个体文明、集群文明密切相关。公共文明被破坏的内在原因是公共意识薄弱,外在原因是评价机制弱化,监督空场。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主体性"、"生活化"特点决定了潜在课程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实质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过程。这一交往实践过程是动态的、双向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高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构建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中心环节,由此进一步提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基督教会近两千年发展史上,神学思想与科学思想产生了各种关系,其中既有融合又有抵触,可以肯定地说,伽利略受审是两者冲突的标志性案件。这一案件在发生后被教会学家、科学史家、哲学家等多次提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观察,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主要从还原历史史实的角度来重新探视此次审判。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自然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荀子“明于天人之分”自然观的解析 ,揭示出荀子自然观中“自然界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依律而动”、“保护自然”等思想 ,最后探析了荀子的自然观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3170名儿童有关生态道德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城市的儿童,而其他城市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无规律可循,且并非都很显著。因此,中国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不存在东、中、西部的差异,儿童的生态道德受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自然禀赋以及生态状况的影响甚微。针对调查现状,对其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被诉”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与高校校规片面强调学校的管理职能、忽视学生的权益有直接关系。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各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代峰 《秘书之友》2010,(9):19-20
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遇到领导指示不明确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工作实施可能的多样性。这也是导致秘书在处理具体工作时处于被动状态的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变被动为主动,秘书人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实施并积极营造明朗氛围。在影响完成工作的诸多内在因素中,秘书的自我授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伦理是否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伦理是否成立?这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气候问题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如果气候变化只是或主要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为此而设计某种伦理应对就必定落空;如果气候变化一定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伦理就有了存在的前提。第二,气候变化是自然科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如果全球变暖是一个政治陷阱,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国际伦理,而不是气候伦理;如果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完全相干,那么,气候伦理的前景无限。第三,全球变暖是不是一定会导致恶果?如果不会,则不存在气候伦理问题;如果会,气候伦理是个体性伦理还是集群性伦理?这是一个需要争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