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彰显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党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探讨党的群众基础的新特点、新变化和对群众工作的新要求以及面临的新挑战,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机制,党的群众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当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频频袭来时,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并拥有灿烂中华文明的大国,该如何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实现良善治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在国家发展的新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人郑重宣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近四年后的今天,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农村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的同时有无必要向城市延伸和发展?城市社区形成和发展以后怎样凭借这一有效载体推进新家庭计划活动?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解决城市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平 《理论界》2007,(8):11-13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非正式制度的差异是导致制度实施差异进而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不同的区域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环境、法律意识和政府诚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现实,加强制度创新,尤其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农村的法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缺少必要经济保障、教育手段单一、农民学法用法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导致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应当加速完善″三农″法律体系、拓展法治教育渠道、设立法治教育专项资金并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以提高新农村法治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农村法治建设偏离现代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舆情空前高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日渐凸显。网络舆情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群体性冲突的形成发展机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就是一种从网络民意到网络民怨再到网络民愤的过程。因此,如何针对网络舆情与群体性冲突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控、引导和回应机制,提高群体性事件的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能力,成为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自80年代后期开始,为数不少的外省育龄妇女来我省农村择偶落户,至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据推算总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外来女”来浙婚配,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计划生育和婚姻管理等造成了很大冲击,已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2006年3月20日,省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处组织举办“十一五”规划纲要专题报告会,全委离退休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省“十一五”规划编制人之一刘厚祥同志系统地向老同志介绍了“十一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规划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舆情研究是在吸收借鉴舆论与民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舆情概念的提出和舆情研究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现实要求,突出舆情的政治指向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转型期社会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公民社会力量的增长和网络表达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在整个社会舆情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舆情的内在诸要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舆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应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丰富与拓展。  相似文献   
10.
程序正义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核心。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中,罗尔斯将程序正义分为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三种不同类型,以程序正义、尤其是纯粹的程序正义作为正义原则证成与实现的基础,使程序正义取得决定实体正义的优先地位。但在后正义论时期,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发生了"去程序化"转向,从单纯重视程序正义转向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