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1.
周仲强 《职业时空》2009,5(11):72-74
2000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不清晰,导致教学过程中培养手段和方法不科学,成效不高。根据2008年修订的《新大纲》对口语交流与表达能力所提出的明确目标要求,结合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课前演讲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构建科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训方案,以项目带动训练,经过1—3年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种能适应现在职业需求和未来终身学习需求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学性"在文学评论界一直是个长谈不衰的话题,很多时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存在。谈论"文学性"只有从著名学者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的论题出发,回到"人"、"人性"这一层面,才算是触及到了"文学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文中围绕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法国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以及她对这个世界之都的理解和书写,探究主体与都市历史所共同参与的文化精神建构历程;通过杜拉斯与巴黎的情感交互,指出在都市文化建构中,边缘与中心的想象性转换的文本再现;进一步揭示了杜拉斯在文学文本的抒情呈现中在都市文化建构过程中所彰显的历史反思与文化塑造。  相似文献   
4.
周仲强 《社科纵横》2009,(9):88-89,99
苏轼的诗生动活泼,集新、妙、奇、理于一身,代表了宋诗的发展水平。阐述苏轼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风格的研究文章多而又多,但探究苏轼诗歌的妙理则很少,本文从构思、立意、意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苏轼诗歌所蕴涵的妙意,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苏轼诗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周仲强 《阴山学刊》2011,(4):77-81,91
一向充满童真诗意,倡导“护生”的丰子恺,解放后,他的创作开始由童真诗意转变为时代主题和历史叙事,不但如此,在他后期的散文里竞不吝笔墨向人们展示有违佛性的“杀生”场景,显示丰子恺的创作心路已发生嬗变。从“护生”到“杀生”的主题变化,叙说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言说和遭际,和在不断“成长”中所滋生的困惑与痛苦,表达了他对人生现实和生命本真的哲学思考。“缘缘堂”传统思想在此被颠覆。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20世纪文学进程中,鲁迅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充满争议的存在,其中焦点之一就是鲁迅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意义,鲁迅会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失去其价值和意义,阿Q时代是否已经死去,再一次在新世纪引起关注,这无疑为如何评价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基本状况及其走向提供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看成是一种聚合着个人与历史色彩的想象上海的方式,这部小说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上海式的"启蒙"。通过赋予小说中诸多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状况,以种种关乎日常生活话语的阐释,想象性地介入到小说所虚构的主体,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的言说和遭际,传达他们对人生现实和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及在不断地探求中所滋生的困惑和痛苦,并最终透过隐藏在种种表层之下的城市形态、时代幻想和精神迷茫,揭示作者所表现的现实审视和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