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另一种是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探讨资本问题的根本旨趣,绝不是寻找发财致富的窍门,而是力图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探寻人类社会的未来.因而,必须超越经济学的视野,在哲学框架内解读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会关系的物化,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裂,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资本不过是在物的外表掩盖下的一种人和人的特定生产关系而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重新反思现象学方法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运行,指出中止判断、先验还原、本质还原的逻辑顺序,试图深化对“还原”方法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它对当代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内在性之被贯穿: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革命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始于笛卡儿的近代哲学主题是追寻思存、心物的统一性问题。然而 ,尽管天才的哲学家们建构了一个个形而上学体系大全揭示这种统一性 ,此种追问却以始终无法走出内在性而宣告失败。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在于 ,他反思了统一性问题的前提 ,即思存、心物二元分裂的虚假性 ,彻底抛弃了传统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转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确立了现实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论根基 ,从而先于海德格尔洞穿了内在性。此种哲学存在论革命的性质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严重误读 ,亦被海德格尔误读 ,从而其哲学存在论革命的重大性亦被大大地低估了。本文认为 ,在当代暴露出诸多现代性的弊端时 ,重新领会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根基处发动的革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意识哲学。意识哲学的最大特点是思辨理性的抽象逻辑演绎构造了一个概念帝国,内在困境在于意识始终无法切中外在的超越之物。马克思生存论突破意识哲学的藩篱,扭转了哲学的方向,哲学出发点实现了从“我思”向“现实的个人”的移居,重心从抽象概念王国转向现实生活世界,强调的是实践关系相对于理论关系的逻辑优先性。马克思生存论的现实呈现就是资本批判,其结果是共产主义视域的敞开。在此,现代性的历史边界得以划定。然而,指出现代性的未来宿命并不意味着否定它的当代价值及其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是如同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哲学家那样在研究对象的意义上探讨人类行为的学说,而是在思想范式的意义上探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学说。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在于:它不是对传统理论哲学问题的解决,而是消解了心/物、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域,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其当代意义在于: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主题,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哲学基础,深化了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人性的完善,恢复了哲学的地位和尊严,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虚无主义是取消超越性、理想性、目的性和深度的思想事物,它是现代世界的精神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人的解放内在地要求克服虚无主义的困扰.观念的逻辑试图停留在精神文化的层面克服虚无主义,它的局限性在于仅仅看到虚无主义的状况和它的历史文化根源,没有进一步探究它的政治经济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是强调人类感性活动的逻辑,它反对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支配和统治,是对虚无主义之产生基础的克服,从而是终结虚无主义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诊断现代性的实质乃是"人对物的依赖",认为这一实质呈现出社会关系物化、流动性、交往的普遍化三个症候.马克思深入分工、大工业和私有制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探查了现代性的本质来历,认为克服人与物的颠倒,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现实解放,关键在于"去资本化".也就是说,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是现代性的惟一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社会主义”是皮凯蒂为解决21世纪的不平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具体提出了两类构想:一类为了解决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需要自上而下实行以社会所有权和临时所有权、高累进税收和高福利、民主平等券为主要内容的财产制度与政治体制;另一类旨在依靠国际主义社会联邦主义制度,用重建联盟的办法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于,“参与式社会主义”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试图通过意识形态调整和政治改革解决问题。这根源于它把意识形态看作某种先验的、独立自主性的、具有决定性地位的存在,而非类似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上层建筑和派生性的、第二位的存在。皮凯蒂的平等设想根本找不到强有力的阶级支持力量,仅仅彰显了资产阶级左翼的社会幻想,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结合本国国情及世界发展大势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走出的新型现代化模式,打破了传统以西方现代化为模板的单一模式。从主要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现代性的中国语境在于,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理想,长期的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国人的心性结构和行为方式,后现代的因素已经出现在尚未现代化的中国.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对于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它为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提供了辩证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态度;有利于深入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在此,必须反对几种误解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之现实意义的错误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