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扩大文学的"自由效果",而是要探讨使批评、自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易于理解的那些历史的以及推论的条件。20世纪对康德提出的自由与文化的关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第一种将文化与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相联系;第二种将文化刻写为治理的一种机制,它通过自我调节手段运作并使之成为可能。这两种反应紧密相连:英国成人教育与文学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史表明前者是如何紧密地仿照作为自由表达空间的后者的。要理解这两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构成审美的原初决定性特质的无用性是如何被重新界定的,以便它能够被用作治理的工具。在文化治理中,恰恰是通过与社会隔离开来,审美文化才作为一种能够从治理上作用于它的有益手段而被提出来。审美实践被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方式,审美、治理与自由在自由治理的诸种机制之内刻写了某种特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托尼·本尼特以褔柯等理论家的思想作为基础,分析博物馆的诞生所产生与展现的政治理性。褔柯认为监狱、医院和精神病院等有自己具体的理性特征,并产生了自己特殊的文化政治领域。托尼·本尼特则提出:首先,作为与监狱、医院和精神病院等政府的现代形态相类似的文化空间,博物馆首先体现为一定的政治需求;其次,博物馆具有隐蔽的空间生产和知识组织形式,因而能够产生博物馆之外的资源重组,成为多元叙述和差异化叙述的倡导者,使之发挥公共的政治理性功能。通过这种理论观念,托尼·本尼特强化了他对文化博物馆与政治博物馆等博物馆文化表征形式及其功能的认识,即博物馆按照其建立的行为规范对民众进行差异化区分;同时,博物馆又普遍代表着整个人类,在博物馆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