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吕祖谦     
吕祖谦(1137—1181)是宋代的理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与朱熹、张栻齐名,人称之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他在学术上力图调和“朱学”与“陆学”之间的矛盾,并“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另一方面又接受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思想,“合陈君举(陈傅良)、陈同甫(陈亮)二人之学问而一之”,从而自成一个学派——“吕学”,在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朱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他生活在封建末期的晚清社会,其时程朱理学弥漫思想界,腐朽的封建制度已千疮百孔不可救药。龚自珍作为一个从科举道路上走过来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却能力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即所谓“东西南北之学”,谙熟历史、地理、哲学、诗文甚至金石学,对于蒙古语也有研究。他无情地批判传统思想,大胆抨击封建社会弊害,成为历史转折时期承前启后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发表大量惊世骇俗的议论和慷慨激昂的诗文,深为权贵者所忌,一辈子未受重用,只做了二十年地位不高的小京官,1839年,他辞官南下,两年后,暴死在丹阳书院,年仅五十岁。其著作有《龚自珍全集》。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是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是汉代神学思想的创建者。他为了适应汉武帝刘彻实行“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需要,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孔孟之道和阴阳五行之说融合起来,炮制了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等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汉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由推崇黄老思想而转变为“独尊儒术”,甚至提倡谶纬神学,就是从董仲舒开始的;他曾被称“为儒者宗”(《汉书·五行志》),足见其影响之大。董仲舒的这种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也贯彻在他的美学观中。他把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完全加以神学化,而成为汉代神学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首创者。这似乎从未引起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现在我试从上述两个方面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美是生活’这一定義是由俄国天才学者与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提出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学位论文‘生活与美学’问世已一百年了。这一唯物論的美学著作,在历史上曾经起了光輝的戰鬥的作用;現在,它仍然有着新鲜的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运用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观點來解决美学上的问题,從而继承和发展了俄国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伯林斯基在艺术方面的唯物论原则:藝術是客觀现实的真实反映。這給予了当时统治的唯心论美学以一个沉重的打擊。當時的統治美学认为‘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吻合。完  相似文献   
5.
一把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簡單地归結为現实主义和反現实主义的斗爭;把現实主义的概念和現实性、真实性、艺术性、典型形象等概念等同起来,甚至于把現实主义的概念和文学艺术中的人民性、战斗性、党性、(諷刺)、进步意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概念等同起来,这种庸俗化的簡單化的反科学的傾向,在我們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和文艺批評工作中是普遍流行的,严重的。例如,胡蛮同志在“論描写人民威情”一文就說:“作者是不是現实主义者,主要是看他的作品的效果所发生的客观意义。”这样,在評論艺术作品的时候,只要它的效果所发生的客观意义是好的,或者它符合于上述某些概念,就可以象貼商标一样,一律給它一个“現实主  相似文献   
6.
宋钘、尹文学派在先秦哲学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何评价宋尹学派?学术界颇多争论。本文除认为宋尹学派的世界观是唯心论之外,重点论述宋尹学派所谓“平正”、“中和”之“道”的形而上学思想特征。战国中期的宋钘、尹文学派是属于道家的一个支派。他们曾活动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齐国都城临淄门(西南边首门)附近地区。这是当时各派文学游说之士“讲集议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的云集之地,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宋尹学派在此进行学术活动,他们的学说虽然属于道家的支派,但也受其他学派的影响,特别是受儒家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这一概念,先秦诸子一般地都是与“善”这一概念混同起来使用的,但也已经意识到二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如孔子就曾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可见在孔子看来,“尽美”的可以是“尽善”的,但并不一定都是“尽善”的,反之亦然。这也就是说“美”应当是一个既与“善”相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但是“美”究竟与“善”有何区别,孔子以及先秦时代的其他诸子都没有给以具体说明。这种情况,到了汉代也还是如此。如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曾用虞舜、文武之事来说明孔子上述对于《韶》和《武》的“美”与“善”的看法,这意味着他同意孔子对于“美”与“善”的观点,但也没有说明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一般地是把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学的进步,因而注重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家学派也就应运而产生.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的封建制度,虽然提出"耕战"和"崇本(重农)抑末"的政策,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但是小生产劳动者阶层也非常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并且还是农业科学的直接实践者,与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密切的直接联系,所以,在农家学派之中既有新兴地主阶级的成员,也有小生产者,后者的思想则更具进步意义.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农家学派的阶级属性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给以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相似文献   
9.
我在拙著《“美”的探索》中的《论美的产生》一文里说:“美起源于劳动,美首先是‘物化劳动’,是人的积极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东西,因而,美的本质应当说是客观的。”对此,张芝同志在今年第三期《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吗》一文中说这个“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也是我国美学讨论中出现的相当有影响的最新见解。……在  相似文献   
10.
"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代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在历史上究竟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四人帮"及其御用写作班子罗思鼎却用反动的实用主义观点来看待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在其炮制的《评〈吕氏春秋〉》的黑文中,把《吕氏春秋》所讲的"五德终始"说,看作是"反映了儒家极右派——思孟学派的特点".他们说:"五德终始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变化的结果是退回到古代奴隶社会中去".罗思鼎以此证明《吕氏春秋》"实际上是用'杂家'的面目来掩盖极右的儒家本质.这是一种以折衷主义面目出现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