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述史”或“口述史学” (Oralhistory) ,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 ,作为构建或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就其科学性质来讲 ,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口述史学的出现对于民俗学而言 ,既是对本学科田野调查方法论的支持 ,同样也提供了技术层面、方法论乃至科学观念方面的借鉴与深刻变革。这种变革 ,将有力地强化民俗学视点的民间文本调查与研究 ,推进民俗学理论的深化。没有科学、规范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田野调查技术手段 ,就难以采制出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研究文本。没有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研究文本作依据、论据 ,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命题或结论 ,也难以让人信服。尤其是民俗史研究 ,则务必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流行语”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行语属于多层面、多群体、多元化的言语时尚,是藉以透析时尚风俗的"传真"语料。流行语的生成是社会文明的需要,理所当然要接受社会文明的规范。种种似乎很不文明的流行语,是现实社会生活个中不文明现象的直接反映,更是社会生活无序、不够规范状态的写照。历代的民间流行习语多有失之粗鄙庸俗的一面,乃至出现污染社会风尚的负面效应,所以其很少被采入规范的"雅语"。流行语的生灭,也同样应由促生它的社会去汰选,通过"辨风正俗"去约定俗成。  相似文献   
3.
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语言几乎都无例外地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的误读与偏见,但事实证明,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的隐语行话,其使用与传承是现实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隐语行话的传承,引发的一系列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的隐语行话,其使用与传承是现实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隐语行话的传承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语言现象和问题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典当业复出十年的状况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金融行业,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如果简略地概括这1600多年中国典当史的话,那么,可以说是: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大唐五代,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改革。本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通过认识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对网络语言的生成、模式、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探讨,从而对网络语言生活的存在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提出构建和谐网络生活必须做好网络语言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为网络语言的服务需要和规范发展提供决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拍卖业的源流轨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尽管拍卖业起源于西方, 但中国拍卖业的形成也有本土社会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本文通过采用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视点探析中国拍卖业的源流轨迹, 作出的大体描述是: 发端于古代寺院, 辗转于唱卖、估衣, 创始于穗沪外商, 式微于计划经济, 复出于经济改革, 发展于商品时代。中国拍卖业经历了唐代寺院“唱衣”向世俗的转化, 是中国拍卖业的一个漫长的“早期启蒙”过程, 从而出现了与之相类似的市场化商业活动“估衣业”。清代中叶以来的“卖叫货”和外商拍卖行的登陆, 为中国现代拍卖业的正式形成进行了“重新启蒙”。两次“启蒙”, 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一波三折的发展与确立, 最终催生了当代中国拍卖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典当业的起源与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当,是主要以财物作为质押而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金融经营机构,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金融行业,是现代银行业的雏型和源头。典当业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典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经济活动形式,以其低风险经营来便捷地调剂资金余缺缓急的功能特点,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均难以为其他金融机构所取代。笔者曾从社会风俗史视角入手对中国典当史进行了一番初步的研究①,本文试图进一步探析、廓清中国典当业起源与流变的历史发展轨迹,向方家请教。一、汉代──初见萌芽典当的传统称谓用语主要有:质、赘、典、当、解、押、典当,以及与…  相似文献   
10.
一、规范道德风尚要辨风正俗公元初,东汉应助从当时的时政出发,在他撰写的《风俗通义》自序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姑且不论其讲这话的历史背景和主旨如何,单就其强调把辨析时俗风尚是非优劣以端正导向作为为政之首要这一思想而言,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值得称道和重视。民俗的社会规范、教化和调控功能,决定了辨风正俗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在成文法产生之前,民俗是唯一的社会行为规范,即习惯法。金文的“法”字,便是古代一种判案民俗的会意形象。即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