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八股文可以分为大题和小题两类。仅从题目本身不能判断一篇八股文是大题抑或小题。一般而言,乡会试所考的是大题;而小题则有两种:一为童生所考的题目,一为八股名家出于技痒而为。名家的小题八股文可与小品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论截搭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06,(4):130-134
截搭题是指割截经文而成的八股文题目,是明清科举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体。截搭题的命题形式在北宋时已经萌芽,宋代出现的春秋合题也与截搭题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在正规的考试中,截搭题的题目必须在经文中相邻的句子或章节之间截取。截搭题可分小题和大题,小题注重技法,讲究提挽钩渡,境界逼仄,纤巧伤道,大题则必须正面发挥圣贤思想,不屑于技巧上逞能。截搭题的一些技法对后来的古文写作产生过一定影响,像诗钟这类文体也是从截搭题中生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12,(6):139-144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提出了对《桃花源记》颇为出人意表的解释,引起唐长孺等学者的质疑。由于质疑者不理解陈寅恪的论证方法及立意所在,因而论辩双方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交集,基本上是各说各话。事实上,桃花源的原型在江南抑或西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因桃花源而兴起的关于坞堡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寄托。《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意在借鉴历史上西北坞堡之经验,考古证今,化虚为实,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之关头,提示国人在西北地区创立现实版的桃花源,藉以保存种族及文化,以为民族复兴之根基。从某种意义上说,《桃花源记旁证》就是陈寅恪的一篇政论。  相似文献   
4.
明代八股文在化治间定型并达于极盛,出现了王鏊等代表性作家,形成了裁对整齐、气象阔大的语体风格,被誉为治世之音。正嘉间唐顺之、归有光等倡导“以古文为时文”,其语体风格体现为语兼骈散,纯雅通畅。隆万以迄启祯,是明代八股文逐渐走向衰败的阶段,其语体大体上保持着骈散结合的特征,但拼凑镶嵌,使用格套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风格上已经偏离了纯雅通畅,呈现出细密平弱、软媚甜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23,(11):162-169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想差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桃花源。《桃花源记》对应的是仙境桃源,它是陶渊明根据当时社会传说故事润色而成,体现的是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即追求洞天福地、长生久视的思想;而《桃花源诗》则对一般社会大众的道教信仰提出了批评,它展现的人间桃源是一种带有复古倾向的羲皇之想。这才是陶渊明所欲表达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本——《桃花源记并诗》。这既是一次文体的创新,也是一次思想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魏晋文学自觉论”的迷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上流行已久的"魏晋文学自觉论",其理论支撑不外乎"纯文学"、"人的觉醒"以及"审美"等概念,而这些概念无一例外都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魏晋六朝时期不可能产生这些现代性的观念。用现代性支撑起来的"魏晋文学自觉论",不过是一个虚构,一个自觉不自觉使用西方观念改造中国传统的伪命题,它本身是经不起学理的检验的。  相似文献   
7.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08,(4):136-140
八股文和古文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八股文定型的过程中,明代台阁文人起着重要作用,而台阁体古文是继承唐宋古文而来的;正、嘉年间唐宋派强调"以古文为时文",其目的在挑战台阁文人主导的古文和八股文;明末清初,八股文与古文的历史被人为地改写,台阁诸人的影响逐渐式微,归有光的作用被凸显出来.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八股文与古文谱系.八股文与古文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八股化的古文,对明清的文学以及文化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