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在宋元社会动荡、疫疠流行之际的理学家、天文家许衡,由于勤于自学,加之与著名医学家窦默的长期交往和个人的身体力行,在医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吴氏伤寒辨疑论序》和《与李才卿等论梁宽甫病症书》二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医学活动和思想,是留给后人的难得的医学文献,同时也可由此窥知这位博学大师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而宋代则是发展的高峰。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指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  相似文献   
3.
犁耕农业,是继人耕农业、锄耕(耜耕)农业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和技术。它的形成和推广对耕作制度的改进、粮食产量的提高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均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说我国的耕犁(石犁、木犁)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发轫,商周时期犁耕技术(人耕或牛耕)有了初步的发展,(1)那末,战国秦汉则是我国犁耕农业的形成时期。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抛砖引玉,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一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难免出现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倾向,这种状况也必然对高等院校产生一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过度功利化甚至势力化的趋势,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与重视学科的完整性相比较,我们的高等教育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个性培养、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有鉴于此,我们利用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动员和集结对我国历史文化学有专长的教授、博士,面向全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系列课程",讲授《论语》、《道德经》、《礼记》、《诗经》、《易经》、《孟子》、"周秦诸子"等传统文化经典课程,并且为此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也获得了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大学的立项资助。在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从其具有恒久价值和普适意义的视角来看,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共同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人文情怀的养成、崇高理想的树立,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期刊出的系列文章,正反映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河流对文明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科学技术方面。黄河与黄土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培育了黄河流域的农业,农业的发达又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天文、数学、地理、建筑、冶金、陶瓷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黄河是一个含沙量高、灾害频仍的河流,对黄河的治理有力地促进了数学、力学、地理学、建筑技术、金属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黄河流域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又为科学技术的创新、积累和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河流域的传统科学技术是在长期的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水平,产生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汲取国外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从中归纳出其主要的经验,并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旨在时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所借鉴,对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考工记解》一书。由于该书尘封多年,其成书年代、眉批作者等诸多问题尚待破解。本文认为徐氏完成该书的撰写工作应是1621年,并最终于1623年由茅兆海作跋而加以刊刻。目前仅存明清之际的抄本,其眉批应系徐光启本人所作。由于具有生产技术经验和难得的西学知识,徐氏在书中不少地方对《考工记》作了超出前人的较为科学合理的释读。虽然也有因袭旧说而致误之处,但从整体上看,《考工记解》具有一定的科技价值,应为徐光启科技成就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动乱时代,频繁的战争,一方面造成了社会经济的极大破坏和衰退,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大量迁徙和民族融合,推动了南北各地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称雄各地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保证庞大的军费开支,不能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推广牛耕等先进技术,并促使耕犁进行因地制宜的革新。到隋唐时代,国家统一,政局安定,交通发达,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牛耕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特别  相似文献   
9.
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资源.实现中原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把这种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强大的经济优势,是推动中原崛起的动力.运用SWOT理论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中原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原崛起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推动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及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农具与土壤耕作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农具与土壤耕作技术的发展王星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中,一向把土壤耕作作为农业活动的首要任务。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业文献《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等四篇中,就明确提出了“耕道”的概念,并对耕作理论作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