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卿  刘素娟 《职业时空》2008,4(2):129-130
在如何选择职业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在1835年8月12日的中学毕业考试中,以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凡响的回答。阅卷老师批阅这篇文章,评论道:“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特里尔中学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虽然这时的马克思尚没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述的优秀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却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都将永葆其青春的价值。而闪耀出夺目的光华。  相似文献   
2.
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和"、"礼"、"善"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民族交往过程中保持政通人和、实现利益共享、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宽容互纳进而实现和谐民族交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市场”观念王瑜卿市场,这个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因子”在很早的时候起,就植根于华夏古老的沃土里。寻根溯源,了解市场的发展历史,对于认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不失借鉴作用。本文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市场意识写起,试析中国古代的“市场”观...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广泛影响是否会动摇民族文化的根基?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是否可能?对此,有承认和不承认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如何解读这种观点,可以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寻找立论依据和批判方法.另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批判.还有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哈贝马斯针对这种思潮提出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构想.还有的认为,各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将在全球复兴.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看法.分歧较多.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超越民族国家论这三方面来揭示并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看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生产、技术、交换、金融、信息等的全面国际化.民族国家及其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某种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冲突、文化殖民、文化乡愁、文化危机等文化后果.全球化因而也造成另一种全球性问题.分析梳理这些问题及其原因,有助于科学看待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激发人们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忧虑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九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来自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中国  相似文献   
7.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的制约,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习惯于传统方式,即直接诉诸于政府部门,甚至有部分公民选择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非常态的方式。既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才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才能既顺应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又有利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理性是现代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现代人真正成为现实生产生活主体的根本保证。非理性主义的泛滥以及教育现实问题警示我们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真正的理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新型师资队伍的职业特征应从教师个性的张扬、思维的创新、教学自由等几个方面来把握。1.允许个性张扬是创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前提和保证。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动机、兴趣、意志、情绪等。允许个性张扬是造就创新型教师的基本前提。个性张扬具体表现在:第一,特立独行的自信。充满自信、不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