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本文认为,按比例配置资源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与社会制度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但其实现形式却离不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决定的根本利益关系。脱离社会基本制度和根本利益关系孤立地探讨资源配置方式,是一个理论上的缺陷,这样会失去探索资源配置采取何种方式的基本依据,从而会使人们陷入脱离现实的抽象议论,对实际工作难以起正确的指导作用。文章从经济发展的动力传导机制、利益实现机制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具有双重性等三个方面,分析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实际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联系方式,阐述了资源配置方式与杜会基本制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总量大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工业为支撑但特色不明显、投资拉动但主要由政府推动、民营经济为主体但持续发展力不强等特征。因此,江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江苏实际,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好"字上做文章。今后一段时期,从江苏不同县域来说,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指导;对特定县域来说,也必须分类指导,即对县域经济中的"存量"部分,可以选择以激励为主的转变路径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其"增量"部分,可以选择以约束为主的转变路径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消费:世纪之交人类共同面临的战略性研究课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是人类为摆脱资源危机、生态失衡危机和人类自身生存危机而提出的旨在使当代人及其子利、后代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世纪性命题;可持续消费这一范畴与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一种既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又符合代内公正原则的保证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消费;深入研究可持续消费,有利于转换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促成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理论界要在可持续消费命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持久战”思想,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好四个结合,在研究内容上要突破五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2008年出现的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部分中小企业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包括信心不足、订单大幅下滑、成本上升、资金短缺和劳资矛盾尖锐等。调研表明,这既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与国家宏观政策的作用有关,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对此,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但其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所差别。为了解金融风暴对扬州的主导产业和企业的影响,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和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举行了“百家企业访谈”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关专家分析金融风暴对扬州化工产业、船舶与汽车产业、”三新”产业、服务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或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扬州近五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三产拉动效应弱、消费拉动性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先进生产要素投入不足,以及节能减排还有较大空间等问题,还处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型的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推进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着力推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扬州的聚集、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工业经济“四化”发展、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沿江和沿河区域共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发挥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扬州在苏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根据扬州的市情、"十五"期间扬州经济发展现状及"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背景,研究扬州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战略重点与政策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高福利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代名词,僵硬的工资制度和工资的长期冻结,以及对形势的判断错误和政策执行中所出现的偏差,是导致中国国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形成并迅速膨胀的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剥离非经营资产方面所进行的尝试之所以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剥而不离”的现象,主要在于复杂的认识矛盾、尖锐的比较利益矛盾的存在,以及体制改革的不配套,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不到位;根据中国国有企业非经营资产形成的特殊轨迹和剥离过程存在的诸矛盾,作者提出了以“分”—“组”—“转”—“融”—“离”为主要内容的剥离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 ,苏中地区正处在二元结构的扩张阶段。在这一阶段 ,必须妥善解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面对苏中地区剩余劳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第二产业和现代部门吸纳劳力不强等问题所导致的劳力转移矛盾 ,苏中地区应借鉴“吸纳模式”与“内在化模式” ,寻求对苏中地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