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芳  罗宗奎 《社科纵横》2004,19(2):42-43
中国的法治建设关键在于基层 ,而基层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人们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的形成 ,这是由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决定的。村委会制度推行中的困难同样来自于此。那么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由来以及这一根本问题的解决———如何培养基层的法治观念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实施的是适度保护制度,这一制度现状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因素。通过对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保护典型案例的考察可见,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被侵权的类型主要有抢注或混淆使用、申请注册中文商标、注册享有在先权利的标识、抢注对方商标、注册未续展而失效商标五种。中国法院关于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有其自身特点:一是认定驰名的地域范围是在中国领域内;二是判定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含义时所持标准具有灵活性;三是在他人抢注与外文商标对应的中文商标这种典型案例中,中外文商标存在唯一对应关系是重点认定问题。2013年《商标法》修改后新增的若干针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制度,是中国商标法上对"使用"价值进一步肯定的结果,对于未在中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移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缺乏明确的价值定位造成的。自由和平等作为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符合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体系,也体现着法治的要求,理应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平衡协调和社会本位的经济法理念,契合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决定了经济法的变动性特征.现时偏重依赖效力层次低的立法和缺乏终极性权威的执法,而忽视司法途径的经济纠纷解决机制已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将经济法的理念置于司法过程之中,赋予司法以利益平衡为基础的适当裁量权,以应对不期而至的新型经济法纠纷,建立兼具灵活性、创新性、权威性的经济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发挥司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实现法治建设中司法职能和权威的回归,在我国是具有法制基础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涉外复合型法律人才缺乏的现状导致了中国法学专业培养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也是法学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现实动因,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应达到两个层次的目标,即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高校阶段应以近期目标为主。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考虑学生这一对象前提。在目前的条件下,应该分为双语教学班和单语教学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在区分专业英语教学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体系分四个层次,专业英语作为基础,双语教学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提高性课程,还有选择性课程,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表格的形式予以展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