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水云》是沈从文著作中一个最为特殊的文本, 它从哲理性、美学性高度,借助心灵独白或自我对白的方式, 对自己的审美追求作了重要表达。在生命中“偶然”向如虹如星的接触中, 激起“情感”的燃烧, 用“抽象抒情、绪体操”将这种燃烧化成作品--《水云》的这种“偶然+ 情感”模式正是沈从文的“人学”模式和“创作模式”, 认识这一模式, 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沈从文创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卢卡契作为一个评论家,他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状况引起人们关注的:他年轻时接受过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同时代的生命哲学、社会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从信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者。他是在东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学者,经历坎坷,毁誉多变。他的一生,有人视作现代“一部小小的欧洲思想史”。这经历与经验本身,就值得后人探寻。  相似文献   
3.
一“第一”与“唯一”沈从文先生为人谦和。他的谦虚,不同于君子式的谦谦,不同于文人书斋生活的自忖,而是源于对周围世界的惊异与赞叹,源于面对博大精深的自然与人生,面对丰富浩繁的历史的一种水不衰竭的兴趣,永不满足的求知,同时,又是永远难以劳究的自愧与自叹。这从他的顽童生活、行历时期以及后来的作家与研究家生涯都看得十分清楚。因此,他在行动中,在言谈为文中、你感到他脑子里不是纠缠于某个书生式的命题,而是装着我们生活其中的一个深邃的世界。这样,当他认定自己是“乡下人”,对评论界述说的“我被称为乡土作家”表示…  相似文献   
4.
理论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性呢?是在原理论、前理论或意识形态理论中建立自己的品性,还是在实践中、在发展的现实中建立自己的品性呢? 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解决。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个问题并不能完全依靠理论家的自我修养获得解决。当一种社会力量要求理论家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性时,它就带有一种社会飓风般的力量,理论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裹胁进去。 还得依靠历史力量。只有历史付出了代价,社会力量自身获得某种觉醒,在“此路不通”、“前面是死胡同”的警号面前,理论才能调整自己的品性。理论家可能做到的,是在这种生生不已的历史环扣中,尽量保持自己的清醒。  相似文献   
5.
打倒“四人帮”之后,我国的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巴金等老一代作家一再称赞,新时期文学超过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人民象是过着盛大的节日,迎来了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别当我们目睹过长期动乱给文学带来的荒芜,一旦看到它出现的繁荣景象,不禁从心底里喊出来:“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人们想认识这种现象,是很自然的。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到生活艺术观社会主义文学这面旗帜一出现,它上面就写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由此而联想到高尔基谈论十九世纪俄国和西欧众多现实主义作家的时候,也曾高度概括他们的一致性。他说,这些作家都是有产阶级的“叛逆者”和“浪子”,他们的作品的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