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给出了一个经过拓展的财政支出乘数模型。该模型表明 ,财政支出乘数是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两种因素的函数 ,且同这两种因素成正相关关系。利用上述模型进行分析 ,中国财政政策效应有限 ,根源于体制因素和结构因素 ,使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较小 ,从而导致财政支出乘数较小。为此 ,须从制度安排和结构调整的角度入手 ,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开发中,试图以增量带动存量,通过引入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方式促进西部银行业的发展,不仅不能促进西部区域金融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区域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而合乎逻辑的选择应是对既有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域信用社)进行存量改造,给予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以金融支持,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利贷问题是农村金融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从研究农户意愿的角度入手,希望从总体上把握农户对高利贷的真实态度和意愿,从而了解高利贷在农村的需求状况。根据调查和计量检验发现,调查地区大多数农户对高利贷持肯定态度,认为高利贷有存在的必要,并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会选择借高利贷。调查同时发现,有没有借过高利贷对农户是否会选择借高利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庞博  陈希敏 《办公室业务》2012,(21):182-183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外部环境、寻求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多元化发展经营就成为必然采取的一种发展路径。对于依靠资源的矿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但我国目前矿业企业多元化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根据自身优势认清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年对西部落后地区49个村庄资金借贷现状调查的数据,对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大样本考察,以期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体系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新思路。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融资偏好、借贷资金用途、借贷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资金借贷特征。在对农户资金借贷影响因素的研究上,首先提出影响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理论假说,再选取多元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偿债能力以及对信用社的主观感受对农户的资金借贷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针对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因技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福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初,当人们着手进行原子能研究的时候,还很少有人关心躲在这巨大能量后的隐患.而在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基因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惊叹其神奇的同时,已开始担心它的负面影响,普遍表现出了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既往有关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研究,多从分析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本文则以研究农户金融合作需求与偏好为视角,希望从整体上把握农户、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户的金融合作意愿和偏好,以期为我国落后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经验性结果.根据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不足;广大农户具有广泛的金融合作意愿;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户更偏好于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参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8.
依据“增长极”理论,认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极”,杨凌示范区对西部大开发既有“扩散效应”,又有“回波效应”;因而加快杨凌示范区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本文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出发,分析概括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反映其最新进展,把握其动态,为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