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开展性教育和相关咨询是解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中国青少年60%的咨询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暴露出针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缺失。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东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青少年在性与生殖健康领域咨询的需求更高,但实现率却较低。以西部某县级市为例,使用2010年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利用Brass-Logit转换及Gompertz生育模型分析,发现将向青少年提供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纳入已有的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是提升西部地区青少年健康福祉的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中国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中国永久消灭贫困。2020年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反贫困的目标将从以消除物质贫困为主转化为同时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反精神贫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统筹推进农村反精神贫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11月7日,由国家民委、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综合扶贫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项目总规模为700万美元,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200万美元。示范区涉及云南、新疆、青海三省区,同时还将为民族自治地方培训400名干部。该项目由领导能力建设、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示范、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文化项目示范3个子项目构成,着眼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机制和制度创新,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突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通过建立支持性机制,探索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文化理念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文化旅游将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共生与共赢”作为广西民族格局与历史发展的特点 ,在提倡文化多元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现实意义 ,将这一特点作为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文化理念和阐释目标 ,不仅对发展旅游业有利 ,还可树立广西的人文形象和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大陆流行的部分台湾词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对台湾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差异、由来以及流行心态进行初探,对台湾词汇能否替代主流汉语词汇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所的安排等途径表达出其族群文化中对空间概念的哲理思考。面对急剧的社会经济变迁,黑衣壮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也在产生变化,体现出黑衣壮人对自身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过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关陇地区的庙会空间仍处于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在整体上缺乏一个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庙会的空间构成和设计思路上进行探析和研究,在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使庙会的空间规划合理,给庙会的参与者提供一个优良的空间环境,其空间设计应以适度的规模、合理的选址、人性化的关怀、氛围的营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为追求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贫困理论的视角,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2006-2012年新疆17个边境重点贫困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发生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率有显著影响,政府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可以缓解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效应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贫困率的减低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柯所开启的生命政治理论,经由当今欧洲一批左派理论家的鼎力发扬而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导理论范式。技术在艺术与生命政治之间建立起了关联。这一语境中,艺术的生命政治在于艺术始终处于侵蚀、越界与抵抗的悖论性张力关系中。技术一方面复活了艺术的形式生命,另一方面又制造了艺术的生物生命。艺术进入装置和以装置机制运作,并受到诸众的错位审视。艺术的诸多"例外状态",恰恰成了技术时代艺术存在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淮河花鼓戏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处于急剧变迁的语境之中.这种语境以全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特征.淮河花鼓戏面临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运动,在根本上动摇了艺术的地方性知识与艺术行为者,偷走了艺术主体的心和民间艺术传统的审美内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了文化自省意识又易陷入另一种文化形式化陷阱.表达或描述这一场域中的新感受以及紧张的现实认识是表述淮河花鼓戏的当今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