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012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90篇
人才学   169篇
人口学   206篇
丛书文集   1230篇
理论方法论   302篇
综合类   2968篇
社会学   645篇
统计学   21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张士引 《北方论丛》2015,(5):141-147
贫困表现为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表现为私人生产、物质生产的过剩和公共生产、精神生产的不足。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富裕社会”中贫困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二元经济体系”,只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实现“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平衡,就能解决“富裕”背后的贫困问题。由于这一设想是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只有扬弃经济学的“传统智慧”,建构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全面生产”经济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现实需要。针对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二级学院在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上的一些积极尝试和探索,依托基层党团组织充分做好学生安全层面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杨煌 《中华魂》2020,(1):6-7
2020年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梦想即将实现,目标马上收关。现在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阶段,要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紧紧围绕目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相似文献   
5.
党的形象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各界的心理期盼。研究发现,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重大事项决策是否于法有据、各类党政公职人员清廉程度、党员违规违纪行为是否被严肃问责等,是影响公众对党员遵纪守法形象评价的显著性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发挥其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廉政意识和遵纪守法教育等,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社会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培育党员的身份意识,实现党员的身份自觉,即党员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而应该具备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党员的身份自觉包括思想身份自觉、政治身份自觉、组织身份自觉、行为身份自觉等方面的内容。当前,党员身份自觉的实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部分党员身份意识淡化、身份迷失和身份焦虑、党员身份被职务身份所替代等问题。为此,要立足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使党员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重塑党员身份意识,实现党员思想身份、政治身份、组织身份、行为身份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8.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10.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党员培训体系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在"人格三结构"视域下,学生党员培训工作可概括为,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大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本我"、预备党员的"自我"向着正式党员的"超我",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党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前期选拔式培训、中期提升式培训、后期养成式培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党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