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1033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52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882篇
理论方法论   532篇
综合类   3951篇
社会学   927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原有通知删除规则进行了科学修正,但事前保护缺位与事后救济程序失范的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网络服务提供者完成角色转型和技术升级,其作为网络侵权风险的控制者和参与者,有必要且有能力承担未通知阶段的主动预防义务和已通知阶段的证明材料审查义务,以弥补著作权保护和用户利益保护的漏洞。双重注意义务应分别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危险的预期和控制能力以及材料审查能力相适应。未通知阶段之注意义务以技术措施为主要履行方式,其注意标准的认定应综合考量技术水平、服务类型、内容介入程度、是否直接获取收益等要素,未尽该注意义务仅为过错认定的考量因素而非唯一标准,并不必然导致侵权责任。已通知阶段之注意义务仅限于对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有限的实质审查,尽到此注意义务的,可以免于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提要]涉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以特殊预防、社会控制和修复关系等理念为制度着眼点,蕴含着人文主义的善治观,可有针对性地矫治涉罪未成年人并回归社会,可有效控制涉罪未成年人的羁押率与重犯率。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可窥见,司法实务中社区矫正存在着矫正主体不明与矫正举措单一,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与矫正组织,以及缺乏相应的惩罚性措施与配套性机制等问题。针对践行障碍,有必要走社区矫正的善治之路,明确矫正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矫正内容的实质化,建构全面、科学、专业化的矫正项目和风险评估体系,设立递进式惩罚性措施以及完善基础性设施等,逐步实现社区矫正从“技术性改良”走向“制度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我国网络谣言犯罪刑法治理过程中存在着罪名配置不完善、"情节严重"界定标准不够合理、"公共秩序"界定不严格等问题。针对网络谣言犯罪的特点,建议采取一系列建设性的措施,以此来防止网络谣言犯罪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日益呈现出数量大、流动性强、文化水平地区差异大、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黑社会性质组织正是借于此逐渐向青少年渗透。该群体涉及黑社会性质的犯罪虽尚处于初级阶段,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涉黑犯罪的后备军逐渐成为生力军,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结合上海、重庆两市近年来青少年涉黑犯罪的实证数据,从犯罪学和社会学视角分析其原因,并对该犯罪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8.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将中国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隐藏的裂痕置于公众的视野当中。为有效弥合二者裂痕,推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常态化建设,论文首先从历史回顾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范式,对国内外公共卫生体系的历史沿革、现状进行对比,总结中国卫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内生性缺陷。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重治疗轻预防的逻辑价值判断为依据,对造成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裂痕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资源配置失衡、人才流失、公众健康素养淡化等方面对二者裂痕进行论述。最后,从"大卫生改革"的角度,从资源配置再平衡、人才结构优化和整体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黄曦瑶 《天府新论》2021,(1):125-133
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出现的网络帮助犯罪行为危害性日益凸显,为了规制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当前,该罪在司法适用上呈现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犯罪行为方式类型化、量刑差异较大、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性质认定不一的整体样态,该罪名的司法适用成为一大难题。对该罪名的适用,亟需从进一步研究该罪的性质以及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入手,为司法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