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13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726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1325篇
社会学   135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创作中,民族化意向构造体现的是作曲家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但是,音乐作品的民族意向、曲风动向、情境意向的定位选取以及探索也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当中必要的步骤,其涉及到除了形象、表象以外的"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民族音乐中独有的活动结构过程。本次针对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意韵"形态架构在民族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士引 《北方论丛》2015,(5):141-147
贫困表现为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表现为私人生产、物质生产的过剩和公共生产、精神生产的不足。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富裕社会”中贫困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二元经济体系”,只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实现“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平衡,就能解决“富裕”背后的贫困问题。由于这一设想是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只有扬弃经济学的“传统智慧”,建构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全面生产”经济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诸子时期超越天人二元对立的"天人观念"具有深刻的美学史意义,这可通过中国美学的发生、发展、突破三个方面来说明:就"发生"而言,前诸子时期"天人观念"对于中国美学何时发端的问题具有澄清作用;就"发展"来说,中国古典美学之特征和基本范畴的形成、中国现当代美学之思想体系的构建等都能在前诸子时期"天人观念"中找到渊源;就"突破"来看,前诸子时期"天人观念"对于为何要超越二元对立以及如何超越二元对立均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即追寻"意义"与回到"经验"。  相似文献   
4.
5.
网格化管理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延长了治理链条、整合了末端管理力量,有利于改善城市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提升了管理精细化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的科层化管理与区域治理生态多样性冲突、行政化治理与无限连带责任困境、目标责任制管理与选择性执行困境、碎片化治理下的协同困境等现实功能限度。消除这些机制负效应有赖于正确认识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网格单元,强化以源头防控为目标的联动治理,推进执法管理力量下沉以及构建起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间相互制衡、良性互动的制度性权力关系,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立法程序所形成的“法案的提出、法案的审议、法案的表决和法案的公布”四个显性立法程序的基本共识,不能全面解释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原因在于实践中至少还存在着“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法案的起草、法案的审议、适用解释”四个隐性立法程序。其中的逻辑主线表现为显性立法程序与“组织”相勾连,隐性立法程序与“个人”相勾连。《立法法》条文以“组织”视角所建构的显性立法程序和立法实践以“个人”视角所探寻的隐性立法程序共同构成了立法程序的二元结构。从纯粹立法学问题的解释选择问题着手,所建构的立法程序二元结构,需要在“组织”和“个人”两种视角中循环联动,实现视角的融合,以扩张既有的理论解释力,争取最大限度的接近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颇具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整体的规划,促进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的调整,通过城镇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城镇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融合。其具体做法是:在城乡整体布局总体要求上,珠江三角洲以大中城市带动中小城镇和乡村,空间布局城乡一体。注重城市群体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大、中、小城镇及农村,在规划自身的发展时,不离开总体规划各搞一套…  相似文献   
8.
本系列论文则是对孙绍振先生丰硕的研究成果的深入研究,着重剖析其理论体系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和解构主义精神,前者表现为对于研究范式的自觉铸造与贯彻到底,后者则表现为对僵化的正统马列文论与横移的西方文论的颠覆与拆解.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文论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所欠缺而又亟需的研究范式提供一枚具有示范意义的标本.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松动使得中国现阶段贫困问题呈现出城乡二元性 的新特征,由此影响了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高效推进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 的观点和方法,将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纳入统一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针对城乡二元 性贫困的现状,建议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1979年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的生平,并对其主要理论,即二元经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评述,论述了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启发意义,并对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