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对吏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改革之所以富有成效,与他与众不同的用人观直接相关。一、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非常讲究道德操守,在应天府当巡抚时,放着八抬大轿不坐,却坚持骑驴子上班。这样一来,他手下的官吏颇  相似文献   
3.
张居正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实干家,又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家.他认为秦朝推行的严酷政策,是“王道”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逻辑结果,又主张“法后王”,提倡“为下不倍”,反对“生今反古”.他的这些政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为了证明“治体用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振纪纲”,而要“振纪纲”就必须“综核名实”,严禁士大夫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可以说,张居正继承并融贯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技术,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学的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4.
公私之辨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张居正对这一问题深入思索,并力图通过各项经济改革措施来调解君主、豪强、百姓三方的利益冲突,增加社会财富,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足民的政治理想。其经济改革思想具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的学术思想,历史上一直颇有争议。客观地说,张居正的改革与其学术思想是密切相关的,要完整、恰如其分地把握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分析其成与败,不能不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就张居正学术思想的渊脉、基本特征和学术分期略作考论。  相似文献   
6.
何惧 《人才瞭望》2009,(8):65-66
明史学界有一种说法,万历新政的成功取决于3个人:一个是张居正,一个是皇帝生母李太后,还有一个是大太监冯保。人们将这3个人称为“权力铁三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读《中国反贪史》一书有感而发。文章指出 ,中国历史上贪官污吏之多、清官之少 ,耐人寻味 ,还以张居正为例 ,分析了改革家的历史命运与教训。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之际 ,“总结历代反贪斗争的成败得失 ,把反对贪污腐败的斗争进行到底 ,走出轮回 ,这是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界研究张居正的论著颇多,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和一定的研究群体.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张居正改革的措施、评价、思想及人物比较等方面展开,研究领域与方法有较大的拓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应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居正改革一方面延缓了明帝国的灭亡,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党争。作为党争一方的东林党人对张居正改革既支持又反对的态度,体现了其在探索济世救民道路上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