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61篇
社会学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文化转向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的“归化”“异化”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评析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异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学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文学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 ,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而且应从研究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语言差异 ,才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和美感。在文学翻译中 ,对源语的语言形式最好用归化法翻译 ,而对其文化因素用异化法处理  相似文献   
4.
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 :归化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异化表达的含义 ,而异化则可丰富归化的表达手段。异化派和归化派看不到这种相互补充的作用有两方面的原因 ,两派都片面强调各自译法的重要性 ,没有意识到文化中的互惠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文学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可分为两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前者即“异化”,后者即“归化”。异化论与归化论似乎不可调和,而实际上,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异化,也不会有绝对的归化。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文化杂合具有抵抗强势文化的积极意义。异质文化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时的兼容与杂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除异化与归化之外,文化杂合也是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方法的探讨中,历来存在“归化”与“异化”翻译两大流派。通过探求两者不同的含义和回顾“归异”之争的演变历史与争论焦点,分析了两者各自的优势以及“归化”与“信”,“异化”与“达”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从翻译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归异’结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化因素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从来就是翻译研究中广泛争论的悖论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翻译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指出并论证了异化是文化因素翻译的首选策略 ,归化只是辅助办法。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的翻译历史悠久,但是文学翻译历史较短,仅一百多年的时间。文学翻译离不开语言和文化的转化。有文学翻译以来,文学翻译的策略之一——归化与异化就是中国翻译界一直讨论的问题。展望21世纪文学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译者应采取文化上的异化与语言上的归化的文学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