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提要]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法兰西民族的建构强调“公民民族”的理念,主张共和主义的价值取向,由此在诸多层面上极力淡化自身与其民族成员的“族裔”属性,但这并不能否认其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少数族裔群体及其所谓的“民族问题”。在当代法国社会中,其民族构成主要包括两大范畴的族群,即本土族群和外来族群,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分别被“剥夺”了作为少数族裔的主体性存在。与之对应,法国所面临的民族问题也表现在两个层面——以地区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本土少数族裔问题和以移民为代表的外来族裔问题,两类民族问题的存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表明,法国的“共和主义”原则在应对和治理其日益多元的社会现实方面具有结构性局限。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生活规则的发展,政治参与开始成为民主的重要表征,它赋予了普通民众政治表达的机会与管径,也有效缓解了政治格局中的对抗与紧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开始了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的政治行动,旨在争取族裔民主权利。法院斗争、城市骚乱、街头示威等形式一起汇成了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藩篱的力量,最终民权运动获得胜利,种族隔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非裔美国人开始进入美国的当代政治博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除英语之外讲各种语言的学生,或者说那些不会讲英语的学生,他们的教育需求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1968年颁布的《双语教育法》表明,美国联邦政府承认了美国学校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只能使用英语教学的单语教学问题,如何使教学语言多样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以霍姆斯的四模式为分析框架,把颁布《双语教育法》时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置于规范模式、组织制度模式、精神状态模式和自然环境模式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移民人口剧增并逐步扩展到新的区域,给美国公立学校造成了巨大压力;(2)司法判例对所实施的隔离但平等原则的彻底否定催生了新的希望;(3)少数族裔群体谴责主流社会的不公平,他们要求身份认同和获得更多权利的呼声愈来愈大;(4)联邦政府对保障国防安全、消除贫困现象等多重利益的考量,促成了《双语教育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5.
从空间批评视角看,文本中的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一种蕴含多维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注重文本中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在美国华裔作家雷祖威的短篇小说《生日》中,与华裔青年华莱士·王的爱情故事相关的几个空间场景不仅再现了华裔的现实生活世界,更充分展示了他们居于社会边缘的处境与内心疏离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社会分工多样化及人口聚合的结果,并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聚集和流动的特性造就了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也带来了城市族裔成分的多样化。不同的族裔在城市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网络与居住格局,从而影响着城市的族裔关系和社会整合。新加坡以公共住房政策推动族裔混居,实现了各族裔和谐共处。虽然国情迥异,但这种由国家推动的"族裔互嵌"方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华外国人数量倍增,在一些贸易热点城市形成一些外国人社区.本文以广州的小北非洲人社区为例,探讨该社区生成的原因及演进逻辑.非洲人社区形成及演进的逻辑路径体现为:基于族裔性的链式迁移和聚群居住而形成的群体聚居;基于族裔熟人网络而形成的族裔经济共同体;以及族裔共同的生活、文化等前提下形成的生活、文化共同体;并在这一系列共同体基础上,非洲人在广州的小北地区形成了社区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4,(8):11-11
正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近日发表的报告说,美国2013年发出将近100万个合法永久居民证件(绿卡),其中墨西哥人占14%,位居第一;中国人占7.2%,居第二位;印度人占6.9%,排第三位。据《市场观察》报道,在所有合法移民当中,通过雇主拿到绿卡的比例为14%,而印度人占一半,比例最高。根据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中国人和印度人也占美国高校留学生人数的比例最高。此前人口普查局发布的2012年的数据显示,亚裔移民已经超过拉美裔,成为全美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大约六成亚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时代族群冲突复振现象引起学术界关注,理论解释众多。两极霸权结束以后留下的政治真空,为历史的民族主义解读重开窗口。跨境族群问题可能引发民族统一主义意识形态国家与反民族统一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并对一国族群关系和国家统一带来严重影响。在一个动荡和脆弱的多元社会,每个群体都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并对未来产生集体恐惧,从而潜伏着暴力冲突。不安全和社会对立所引发的恐惧,为族群精英进行族群内部操控提供了基础。后冷战时期族群冲突的复振也对当下国际准则框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话题,凸显了压制和反抗之间的张力.华裔美籍女作家的作品里刻画了在地理迁徙、文化移植和杂交过程中,华裔所面临的性别身份/认同的潜在冲突和矛盾,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动态、开放的族裔和性别身份/认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