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5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987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261篇
人才学   248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4309篇
理论方法论   672篇
综合类   7701篇
社会学   822篇
统计学   19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1043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990篇
  2008年   1439篇
  2007年   1138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54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含蓄隐晦,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而对言外之意的译介正是传统文化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霍克斯译本《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以替换、增补、解释三种方式英译的具体实例,阐述分析反复出现的言外之意的英译现象,探讨得出,霍克斯对言外之意多采取显性英译处理,据此进一步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该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儒学反对武力和战争的态度有异,王阳明及其后学中的用兵者愈发强调兵将的重要性。其军事实践的最大特点是从工夫论的角度融摄兵学。孟子所言“不动心”与“养气”等不仅是文士的修身工夫,亦是兵将必备的心理品质。危险的兵事处境成为一个特殊的修身场域,提升了阳明等人的为学进境。阳明学人的用兵实践是阳明学“事上磨练”之工夫论旨趣的一个生动呈现,既彰显出儒学工夫论的实地用功的特质,又是对传统兵学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4.
肖群忠 《船山学刊》2015,(3):109-112
<正>《伦理与传统伦理论集》是本人2007至2014这八年来公开发表相关主题论文的一个选集,能由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人深感欣慰。在此之前,本人曾有两个论文集,即《道德与人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伦理与传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一本选集了我自1982年至2002年这二十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后一本则选集了我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职以来四年间(2002—2006)发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论认为,作出决定的行为会引发认知失调。群体极化理论认为,群体作出的决策会较个体决策更为极端。群体身份认同理论认为,对群体身份的认同会引起内群体偏袒。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英美刑法将达成不法协议作为共谋罪的处罚对象,有助于打消共谋者参与共谋的念头,避免共谋者产生认知失调;在极为早期的阶段瓦解共谋犯罪群体,避免更为极端决策出现;弱化共谋者的犯罪群体身份认同,实现法益保护的早期化。这一视角对我国刑法学研究共谋罪规则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咒语现象是《麦克白》整出戏剧极富魅力的表现元素。它既为剧本奠定了一种神秘而阴森的基调,同时确定全局总纲,为剧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咒语与主人公的性格、行为以及内心活动、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并最终导致麦克白命运悲剧的发生。集众恶于一身的女巫是咒语现象的主体,艰深晦涩、言辞激烈的诗体是咒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咒语的预言性质笼罩全篇,影响着人物的内心恶念,推动剧情发展,成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线索。  相似文献   
8.
身体研究在元理论层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分别侧重于身体的象征意涵和感知意涵,即作为隐喻的身体和作为现象的身体。这种辩证认识论有助于审视传播研究如何进入和架构身体议题。一方面,传播学者将注意力投射在身体的主体性焦虑上,从媒介进化史和文化展演的角度出发,发掘了身体在场的技术语境和象征价值,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日益沉浸化和交互化的传播环境中,身体又被塑造为赛博格的新隐喻和超越话语的新物质实践,这分别是建构主义的延续和反建构主义感知的物质化转向。未来,传播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需要高度重视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现象讨论转向学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如何保持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涵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关要素进行了对比,应用系统辩证观和系统和谐观的若干理念与规律,对保持和促进成人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