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2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管理学   1059篇
劳动科学   53篇
民族学   410篇
人才学   406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3363篇
理论方法论   528篇
综合类   12919篇
社会学   1861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642篇
  2014年   1556篇
  2013年   1274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631篇
  2010年   1571篇
  2009年   1524篇
  2008年   1905篇
  2007年   1454篇
  2006年   1041篇
  2005年   990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699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边口译员的角色或立场描述已从传统观念认为的"隐身""传送带""管道"等转变成"显身""交际促成人""文化斡旋人"等更为宽泛的解释.究其原因,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都以译员角色为载体,从目的论、话语分析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则试图以翻译行为为载体,结合口译案例,从话语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对交际目标的把握是保证话语含意推理正确的关键,其推理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行为,包括语义行为、语用行为和功能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4.
5.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多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也译作"多元系统论")[1]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就在其著作中提及并不断完善的理论。该理论以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为基础,认为文学和文化等社会符号现象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系统(Polysystem),即一个系统网(Network of Systems),包括具体与抽象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现象里  相似文献   
7.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加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是必然趋势。具体从教学法四大要素,即教师、教材、教法及学生四方面,探讨了加强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本文分析了德国教育的一些内容,指出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推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日本设计现如今已经成为优质设计的代名词,设计师们兼顾美学与用户体验,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其实在上个世纪中期,日本甚至还没有设计的概念,他们依靠抄袭发展经济,被世界谴责。日本设计理念的出现到今天已有60年的时间,但日本设计的崛起其实比现在更早,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短短的30年时间里,日本就稳坐设计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