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袁了凡(袁黄)以其《了凡四训》闻名于世,该书亦被当作训子家书。其实,了凡所作家训并非《了凡四训》,而是《训儿俗说》。作为王龙溪(王畿)的及门弟子,了凡在思想上是阳明后学的一分子,其人生轨迹属于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其日常修持及著述呈现三教汇通的思想特色。了凡家风淳朴,家学深厚,以儒为宗,兼收并蓄,强调道德主义,注重积德行善,具有出世情怀,对其人格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围城>与<四世同堂>是在讽刺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在讽刺视角、讽刺形象的塑造、讽刺哲理思索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在讽刺艺术内在指向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清代广西临桂横山陈氏家族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官宦学术家族。陈宏谋为雍乾时著名大学士和理学名家,其玄孙陈继昌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著名士子和清官。文章分析陈继昌的乡试、殿试文章,认为察贤任能、天人和谐、守创结合、君臣尽职、借古鉴今、盛极必衰、无为而治、立教为先是陈继昌的主要政治思想。陈继昌的思想和生平,反映了嘉道年间清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和这位爱国学者对治国安邦的关切,对当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个自信”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对基层党员的影响理应是深远的。通过问卷、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调查了以浙江省嵊泗县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对“四个自信”的坚定状况。调研结果表明:其在总体上的坚定情况是可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比参与调查的基层党员和非党员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民生问题、贫富差距扩大趋势、理论宣传教育程度和发展实际问题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进一步增加,2012年,中国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关键,是在宏观调控上要处理好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关系,“松银根”与“抑通胀”的关系,“抑通胀”、“惠民生”与“控成本”的关系,“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上述四大关系问题,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地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非常关键的举措,就是要在“稳增长”的前提下,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率指标,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连年混战,政局动荡。为了达到强大自己并统一天下的目的,各诸侯国对人才的需要极度膨胀,而这一时期,以好客喜士而闻名的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为其所处诸侯国的人才储备与供应做了巨大贡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四公子的行径描述详细。在这里,分别从“四公子何以进入《史记》”“四公子之好客”“四公子之疏误…‘从生活环境窥探四公子的性格”和“太史公笔下的四公子”等方面浅显解析战国四公子之异同。  相似文献   
7.
论回汉民族关系亲密的四大共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杰 《回族研究》2007,1(1):5-10
本文重点对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习焉不察的回汉亲密的民族关系的共因作论述和分析。全文依次从回汉血缘关系的共同性,回汉同仇敌忾、反侵略、反压迫的共同性,回汉价值取向和性格的共同性,回汉两族语言使用的共同性四个方面有理有据地证明回汉民族从相互接触到相互学习再到相互认同的过程,正是整个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团结再走向和谐凝聚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对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合过程,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民族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架构上看,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条主线,继而成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内部结构看,每一个"全面"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逻辑,每一个"全面"都指向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与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倒逼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夯实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9.
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反映出诗人的本土意识,即美国及美国文化的烙印.虽然艾略特并没有像其他美国诗人如惠特曼那样成为真正"美国制造"的本土诗人,《四个四重奏》却不妨被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诗歌中流露出的美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美国本土影像的意象清晰可辨.文章着重挖掘诗歌中体现美国文化的哲学内容和诗歌意象,从而证明本土意识在艾略特《四个四重奏》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e Four Es is a 40-item scale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blem gambling behavior. One-year follow-up interviews (n = 395) from a previously reported phone survey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n = 2,577) (Rockloff & Dyer, 2006) tested the ability of the Four Es instrument to prospectively identify persons who would later develop gambling problems. Two groups of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1-year follow-up interviews, including (1) persons who had gambling problems, high-risk alcohol abuse problems, and/or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abuse group); and (2) a random selection of other persons from the original survey (random grou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cess” trait, which measures impulsive behavior, was predictive of relative increases in gambling problems for both groups over the 1-year period. Additionally, the Four Es questionnaire showed goo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in the surveys, with a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r = .70 and a Cronbach’s alpha reliability of α = .90 and .92 in the original and follow-up interview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