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入世以后,必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应势而变,才能与时代同步。本文遵循以下思路展开:入世以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前瞻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措施。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古汉养生精对运动小鼠力竭运动时间、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含量的影响.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古汉养生精组.运动组和古汉养生精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进行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测定血糖含量.取肝组织和后肢肌肉测定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实验4周后,古汉养生精组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1),血糖浓度、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含量均高于运动组(P<0.05,P<0.01);古汉养生精组血糖浓度、LG和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服用古汉养生精具有延长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和增加能源贮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我党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科学进化论.这一特征在语词上通过一个"进"字表达出来.虽然"与时俱进"和"与时俱化"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本质的超越.同时,这一表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易经>、<庄子>等经典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涵,也建立,了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道桥梁.当然,由于现代时间观念的一维性质,使得人们在批驳"直线进化论"的同时,易于陷入"时间进化论",而时间进化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直线进化论,这也是需要警醒的.  相似文献   
4.
5.
老子认为得道即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的属性.庄子对老子的拓展在于他提出了"逍遥游"境界论和"处中"之道.玄学家师法老庄.王弼的人生以老子的自然无为为标的.嵇康除仿效老子的"自然"外,还景慕庄子的玄远境界.阮籍服膺庄子的逍遥游,同时也勉力"处中".郭象修正了老子的自然无为观,同时也弥合了在庄子、阮籍那儿"逍遥"和"处中"的上下悬隔,他是即"处中"即"逍遥".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价值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有关沉默权的论述莫衷一是。对沉默权价值的分析可验证其存在的合理与否。对沉默权的历史考察可知其已完成了所期待的推进法制文明的应有使命 ;对沉默权的法理深究可知 ,其障碍刑罚目的实现 ;对沉默权的人性评判可知 ,其虽是人性尊重的司法表现 ,但其保障相对恶主体的权利却是以牺牲相对善主体权利为代价 ;对沉默权的价值判断可知 ,其以自由为口实 ,损害社会必要秩序。由此 ,沉默权不是人类司法活动中必需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请示文在办理过程中必须增强保密意识,制定保密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方法和手段坚守保密原则,按照准确、严谨、有序的程序请示汇报,收集意见,登记记录,形成决策,才能使文件有效办理,才能保证政令畅通。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文化精神的角度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造就了二者不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世俗压抑和社会不公又给他们注入了相似的叛逆因子。在他们的性格和理论中,“孤独”与“旷达”并存,“出世”与“入世”对待,“狂欢”与“逍遥”辉映。二者异曲同工,各具千秋。  相似文献   
10.
北齐刘昼《刘子》一书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点。该书会通儒道,一方面以“神恬心清”、谦下守柔为人生最高境界的美,另一方面又援儒入道,主张以儒家的“忠孝仁义”、“中和”之道节制“情欲”,走向道家的“神恬心清”之美。它不仅在适性之美和适用之美方面发表过发人深思的意见,而且在审美的主客体辩证关系方面作出过深刻分析,是对刘勰等人相关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