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观照,在达成所指目的时可以采用等喻或者换喻的方法,在达成语用目的时,可以采用转换意义、省略喻体的翻译方法。恰当的隐喻翻译,有助于塑造诗人爱国求索的形象,有利于目的语读者领会诗人笔下深刻的内涵,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第三人称不是言语交际的直接参与者,其指称形式的所指定位存在诸多复杂的情况。基于Langacker的情境植入理论,分析探讨英汉日常语言中第三人称指称形式所指定位的认知规律。研究发现,英汉日常语言中第三人称指称形式的所指会在形态、语义及范畴层次等方面发生变化,其具体定位需通过话语参与者共建话语框架并进行认知加工才能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3.
叙述语篇中的指称选择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指称距离,指称对象是否引起歧义,指称对象与话题焦点的关系。这三个因素归根结底可以从心理学方面得到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人类对指称选择的认知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语言是教师执行教学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教学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按照2004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改革,要上台阶,就必须分析教师的教学语言,努力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语言中,起篇章纽带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其中指称替代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指称词所替代的所指有人、物、概念等,这些大致分为人称指称和指示代词等.从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两个方面分析,日语指示词在替代上是根据离说话人的远近和离听话人的远近决定的,而汉语指示代词在替代上取决于说话人的心理价位.从日汉指示词在替代方面所存在的不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日两种不同语言反映出的不同思维及意识方式.  相似文献   
6.
述宾式复合名词,指的是在内部构造上是述宾式,而在整体功能上是名词性的一类复合词。其在结构形式和功能意义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内部构造(即组合形式)是动词性的,而整体功能(即指称意义)是名词性的。原因在于其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述宾式动词词组”到“述宾式复合名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Two studies were run to examine communicative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5- to 8-year-old children with mild or moderate learning difficulties (LD) and their classroom peers for whom no such difficulties had been observed (NLD). In the first study, the children's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a referential group task were explored, through children describing drawings to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few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NLD and LD children.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erms of the social content of language: in the listener role, LD children tended to be the recipients of more critical and directive speech. The second study, focusing on consensus forming and negotiation processes in a co-operative group task, mirrored the patterns of social aspects found in Study 1. LD children tended to be less influential in affecting the consensus and in directing the course of the task.  相似文献   
8.
小说对话不是一种装饰,它在小说中发挥着多个重要的作用--刻画人物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比较分析了分别由祝庆英和黄源深翻译的英国小说<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中的对话.研究发现,译文对话并不总能够像原文对话一样刻画人物.本文着重探讨了译文失败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意象是在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 ,具有语境依赖性。本文首先对文化意象进行界定 ,再对语境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基点探讨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问题 ,旨在说明 :(1)文化意象的判定是认知主体的主观阐释和诸种潜在相关客观参数 (语境参数 )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2 )与文化意象相关的原语语境和译语语境的关联性将直接影响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和手段的择取。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指称性在汉语谓词领属结构研究中的局限,即用关于指称性的句法分布测试出谓词领属结构为定指成分,但它们在语用上往往并非是定指(可及)的。为此,提出了定位性的概念,把定位性定义为指示物的认知特征,表示指示物是否可以认识,或者在现实世界或话语世界(说话者评介的)共有知识里,是否处于听说者可辨识的集合之中。同时,指出定位性不同于定指性,因为定位性的指示物不仅覆盖了可辨别的指示物,即包括通指或由定指表达的指示物,还覆盖了在可辨集合中的不可辨的指示物。最后,运用语义信息的定位性对汉语谓词领属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指出谓词领属结构的这种定位性在汉语中起到了话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