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6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1532篇
理论方法论   378篇
综合类   8206篇
社会学   199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培育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提升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以建设一支有担当、敢担当的时代新人队伍,这是应对时代诉求与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然而,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培育既面对着认知新的历史方位、奋力托举中国梦与应对新“忧患”的时代诉求;又要面对围观的看客心态、非科学的失衡心理、认知偏颇的冲击。因此,把担当精神摆在育人的重要位置,从升级育人内容、优化育人环境等几个关键教育环节着手,营造崇德向善、力争担当的社会风尚,将担当精神培育生活化、长效化,进而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担当意识与担当力。  相似文献   
3.
The use of the term ‘high conflict’ to describe a wide range of family dynamics after separation and divorc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years. At the moment, no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high conflict exists. Lack of definitional clarity hinders the ability for leg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assess, identify, and effectively intervene with this population. Based on a rapid evidence assessment of 65 empirically based social science studies relevant to high conflict, this article positions high-conflict separation and divorce using an ecological transactional model to better understand risk factors and indicators associated with these families. Authors propose a more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that captures the complexity and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risk factors and indicators on multiple levels. Positioning high-conflict families using an ecological model identifies several points of intervention professionals can use and the fundamental need for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体系以人、社会、自然整体为背景,其核心观点认为生态问题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野下,科学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逻辑,廓清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双重和解的演化路径.其中关于科技提升、市场拓展、交通和通信发展等引起世界市场“生态扩张”的思想,对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境况下“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chil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in South Korea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theory of child maltreatment. A subsample of 3‐ to 18‐year‐old children from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tudy 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was utilized for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The sample was divided into two age groups (third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below and fourth graders and above). We utilized 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each age group separately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variables at each level of the system (i.e., ontogenic development, microsystem, and exosystem) were entered into the model in sequential or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both age groups are the caregiver's experience of abuse in childhood, the child's problem behavior,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community size, and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The child's age was also significant in both groups bu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Social support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for the younger age group only, while the caregiver's level of education was significant for the older age group onl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神经末梢,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终端"推动者和实践者。现阶段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兴组织不断涌现与党组织作用削弱的不适应,"权力和资源缺失"与服务刚性增强的不适应,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与群众政治参与欠充分的不适应,群众诉求多样化与满足渠道单一的不适应,部分党员党性不强、意识淡化与始终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莱西会议精神"指导下,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上高度认识是前提,加强支部建设是核心,坚持法治、完善村民自治是重点,紧扣服务、创新制度是关键,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的文化自觉是站在明确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的学科文化自觉。它以哲学为衔接点,把环境与广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努力为环境哲学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作为观念侧翼,更细致地修复破碎染尘之人心。让人类有效地从社会走向自然,又从自然回归社会。审视以环境哲学为研究视域能否实现文化自觉?它必须立足以环境哲学的语境与方式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与必然,并应用环境哲学的方法与逻辑阐释文化自觉的内涵与趋向。环境哲学所固有的自然之翼,是其学科存在的本质特征。但如若停滞于自然界的现象,而无文化元素的参与和交融,环境哲学的困顿将会在现象与抽象之间迷失。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又必须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它一方面是为融合确定边界,另一方面是为渗透找到根据。以对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负责的精神,文化自觉与环境哲学都有着共同的使命:欣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世界未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趋向。本文探究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及来源 ;立足娄底地情 ,分析了其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娄底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对现实人的反映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的精神是斗争 ,素质是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