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管理学研究中的“价值无涉”与“价值涉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贺 《管理学报》2011,8(7):949-953
在目前的主流话语中,管理学研究与价值判断俨然已成为2个截然对立的词汇。"价值无涉"被视为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准则,然而,管理学作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兼具人文特质的学科,要做到完全的"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与其信奉虚假的"价值无涉",不如主动承认价值判断的地位,并将其限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价值涉入"也是体现研究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学科建设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三大问题时需要处理好九大关系。一是如何解决近代思想史的独立的学科属性问题,这就必须正确处理近代思想史与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三大关系,既要从各自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确定其严格的学科分野,又要兼顾其互动关系;二是如何解决在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确立价值中立原则的问题,正确处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思想史与社会演进史三大关系,把历史分析与价值分析建立在价值中立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三是如何解决在近代思想史研究中体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问题,合理解决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想主义、传统与现代三大关系,从不同的思想流派中吸纳一切合乎中国当代时代精神的合理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4.
曼海姆通过对乌托邦内容与形式的规定,以其社会存在决定思想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为基本框架,深刻地分析并揭示了近现代西方社会中四种不同形式的乌托邦及其特征。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学者对乌托邦问题的研究。由于其基本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与价值中立思想基础之上,因而也表现出了明显局限性,他对20世纪乌托邦衰竭的预见只有有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梳理价值中立思想的思想渊源,总结介绍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以及人们对于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争论,发现价值中立与保值关联是一种对举而非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目前应提倡学术的纯洁和学者的良知,应强调学术的批判精神和方法论上的价值中立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主体对高等教育事实与思想的内隐或外显的,对"什么是值得做"的一种构想,包括哲学和社会学层级。在哲学层级上则有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不同取向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而以大学为典型高校研究对象在社会学层级上则有大学作为社区和科层组织两种不同取向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哲学层级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为社会学层级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提供指导,同时两个层级上的两种取向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实践中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