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23-130
由于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的丧葬礼俗变革不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动摇了丧葬礼俗的伦理精神,由原来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过渡到体现民主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制度革命,还是一种身体革命,是四千年来的一次巨变。它既是民主科学文化理念的体现,也是民主共和政治观念的巩固。从此,丧葬开始由身份性转向经济性,由礼制走向民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是西南边疆历史悠久、有着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时期。作为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产物和遗留的舅权,在现今哈尼族典型的父系社会中还或强或弱、或隐或现的存在,这一点,在丧葬文化中舅舅的地位体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北宋皇帝丧葬礼仪的主体是儒家传统丧葬礼仪,其绝大多数仪式见诸《周礼》、《仪礼》、《礼记》,还有一部分是源于这“三礼”或前代丧葬礼仪,只有极少数仪式源于佛教、阴阳五行学说及道教。北宋皇帝丧葬礼仪对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神道设教”一词最初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教化形式,它却是十分久远的,可以说它与鬼神观念的出现同步。原始时期,世代相传的敬神事鬼的形式中就包含着神道设教的意义,但并非由统治者命令所形成,而是社会习俗的表现。商周时代众神所在的“天国”观念的发展使得神道设教有了更强大的思想背景,“百众以畏,万民以服,”神道设教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将“神”内化为人自身的精神。他们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从根本上动摇了神道设教的思想基础。然而,神道设教仍然是当时社会习俗的主流。儒家学派将神道与礼俗融汇,这对于整个古代中国的社会思想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功能学派认为一切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其承担了相应的功能,即其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系统的需要而存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考,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农村丧葬仪式进行功能性解码,揭示其在构建农村社会秩序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后,传统丧葬仪式与其他民俗一道得到复兴,隶属湖南省娄底市西阳镇永兴村的传统丧葬仪式虽在某些方面有变通之举,但比照周围其他村子的丧葬仪式所出现的令人诧异的景象,其整体性质保持不变。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权力在破坏传统礼仪后的突然退出,而周围的这些村子由于没有像永兴村那样强有力的地方宗族力量来接手国家权力撤出后的空档,其仪俗文化发展就处于盲目的状态了。  相似文献   
7.
8.
9.
社会变迁带动了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在移民搬迁中,由于人口的流动导致乡土社会中的互助基础渐趋薄弱,移民搬迁与农村空心化共同构筑了传统风俗文化维系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常规行动的传统丧葬仪式发生了改变,丧葬的紧迫性、公共性催生了刚性的市场需求,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了非常规行动——"仪式经济"。这种非常规行动通过例行化的逻辑产生新的风俗,从而完成了常规行动与非常规行动的交替过程,实现了传统风俗到新风俗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0.
提起传统丧葬文化,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已不甚了解.传统丧葬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不该被遗忘,其中的传统丧葬服饰作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该被遗忘.中国地域广阔,多民族,传统丧葬文化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各异.辽南传统丧葬服饰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