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8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885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482篇
人才学   227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1533篇
理论方法论   367篇
综合类   3968篇
社会学   688篇
统计学   25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机构优化、集成创新、跨界融合等方面虽有一些成功经验及创新性做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文章立足"学习强国"融媒体平台的价值构建,从多层面进行思考.在功能优化与价值重构上,文章认为既要构建圈层,又要重构场景;既要技术驱动,又要创新话语;既要动态管理,又要有机制和政策保障,从而多维度、多角度联动构建,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3.
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新生事物,均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且各有优势和不足。将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经济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信息透明性、运营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共享经济快速普及、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将货币区块链、交易区块链、信用区块链和监管区块链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发展共享经济的多维度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由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底层的技术架构,除了可以解决共享经济领域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同时广泛地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区块链将像当前的信息技术一样深入共享经济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设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与“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宣誓制度之"实"在于"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仪式",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域外宪法宣誓制度与已有的地方宣誓实践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规范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智识资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采购的深入发展,政府采购信用体系逐渐出现政府采购信誉减损、信用信息开放和共享程度较低、信用信息的安全威胁增加、信用监管效果不佳以及失信惩戒政策执行遭遇阻塞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中有利于提供安全的信息环境、有利于多主体参与、有助于多中心协同、能促进信用监管多元化。区块链技术在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路径:以区块链思维重新架构政府采购信用体系的信用管理基础;以“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完善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平台;以分布式账本结构打造多主体监管参与机制;以智能合约机制实现信用评估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