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560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210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220篇
理论方法论   269篇
综合类   3030篇
社会学   719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相声作为一门笑的艺术,其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多种手段制造"包袱",其中人物是"包袱"的制造者,与此同时也成为演绎者、展示者。在相声演出中,一个人物可生发多重身份:台下演员、台上演员、作品人物,其间必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是形成笑料之所在。因此,以人物为中心研究相声,分析观众所接收到的人物每个身份的笑料,身份之间差异之笑料,探讨其带来的致趣之处,对于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研究及其舞台实践与发展,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转型后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体现出政党、工会和雇主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分析有助于厘清其中社会对话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在转型初期,社会对话机制在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然而,自金融危机开始,斯洛文尼亚劳动关系体系出现自由主义倾向,社会对话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使其社会经济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西部蒙古论坛》2020,(1):F0003-F0003
自创办以来,《西部蒙古论坛》发表了大量有关西部蒙古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和现实问题方面的论文和资料,有力地促进了蒙古学的发展,起到培植蒙古学研究新秀的园地作用,开拓了各民族专家、学者相关研究学术对话渠道,从而被国内外研究中国蒙古学的各民族学界同仁所瞩目,为从事社会科学的相关各界人士所重视。随着日益增强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八骏图》是沈从文批判都市文明下知识分子萎靡病态的一部力作.小说运用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因此将通过弗洛伊德的"梦"、"无意识"和"性本能"等理论对《八骏图》中知识分子病进行解读.主要从病象("癔症"的呈现症状)、病理("潜对话"下的病态呈现、"白日梦"下意识流动与联想)、病源(畸形的都市文明背景下"性本能"的压抑)和解除病苦的途径(顺应本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病,透析沈从文《八骏图》的真正意蕴.  相似文献   
5.
为制作本期专题,本刊编辑提前两个月向各中职学校的学生采编约稿由于杂志篇幅所限,此次我们选择了其中的5个"特色社团",将它们展示出来这5个社团来自不同学校,属于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群星职校的Cosplay社是"获奖专业户",曹杨职校的"创业点心工坊"生意火爆,南湖二分校的军乐队充满阳刚朝气,市北职高的H.U.G.心理社原来是个"剧团",新陆职校的健美操社则展现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6.
宗教对话是宗教界、学术界开展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言,宗教对话可分为教内对话、教际对话、圣(宗教)俗(社会)对话乃至宗教交往几个层面。本文所论耶伊对话,在强调宗教教义对话层面或宗教组织之间沟通活动的同时,亦特别关注以宗教信徒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交往关系,注重宗教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形式,注重考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往的可能性和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交往的社会及公共性特征,建构一种与宗教对话并行不悖的"宗教交往论"。最重要的是在民族与宗教信仰方式之间建构和重构国家认同、公民认同、民族与宗教认同,将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固有特征,成就一种"公民——民族——宗教"之间的"叠合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的创制过程中,发挥《左传》“借言作断”之法:一方面,将春秋义理融入人物话语,明白显豁地反映历史真相,寄寓是非论断;一方面,借鉴《左传》中“君子曰”的模式,以髯翁、髯仙、史官、史臣等身份进行讽咏,或出以己意,或引经据典,以有诗或无诗的评论,增加内涵与意趣。他力图经史融合,藉由小说实现儒家道德伦理的大众教化,提升了列国小说的品格,确立了《新列国志》在列国小说演进过程中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42-150
两宋时期人物品评谣谚非常盛行,除了对人物的一般评述之外,更多的是对清官能吏的颂扬,对贪官污吏的鞭挞,或赞颂或贬抑,感情色彩鲜明。经过社会的广泛传播,形成民意的体现与表达,作为制度外的力量又被纳入朝堂,从而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沉浮发生重要影响。人物品评谣谚,哪怕是未加核实的谣言,却能对历史人物尤其是当朝官员的仕途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其背后包含复杂的历史背景与诱因。宋代人物品评谣谚兴盛面貌的形成离不开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对现实人的反映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的精神是斗争 ,素质是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