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1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562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286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928篇
理论方法论   1625篇
综合类   3549篇
社会学   1582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日趋游戏化的世界之中,游戏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甚至难解难分。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为我们经由游戏的视角来反思生活与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也为哲学的反思提出了严肃乃至严峻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游戏之中的反思来说服、引导玩家挣脱游戏装置的操控。在这个方面,福柯中后期所提出的真理游戏的概念具有深刻启示。他一方面展现出从权力向治理的转化,进而揭示出治理之中的两个要点,即引导灵魂及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将真理游戏细分为从政治游戏向哲学游戏的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说服力成为一个关键的要点。如何像苏格拉底那般进行哲学式的真理说服,而并非仅仅臣服于智者式的信念说服,也就成为引导未来电子游戏走向哲学游戏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杨莹 《北京纪事》2015,(7):11-16
一 阳春三月的北京虽然阳光明媚,但也乍暖还寒.笔者陪同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顺义区一个普通小区一户居民家中.敲开门,一名微胖的中年妇女正系着围裙在厨房洗菜切菜.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过程中特有的现象,该群体的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卑、逆反和任性;行为特点则是极端性的攻击性和畏缩型,这样的心理在其美术作品中也有所反映。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在小学阶段采取适当的美术教育,可以在完善其性格的同时培养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对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社会互动、团队合作、角色扮演、交易行为、虚拟暴力等维度,梳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视野开阔、跨学科分析、建构总体性解释架构等,是现有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特点。而偏向于用客观变量解释网络游戏行为,忽略对除人格、动机以外的主观变量的分析,则是网络游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影游改编对想象力的美学变革、理论重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类富有成效的跨媒体生产实践丰富了想象力的理论建构。影游改编的媒介转码与互媒性的文本架构、渐进机制与角色扮演的互动叙事以及受众参与的身份编码与社区认同,促使网生代受众在个体身份编码、重新部落化的同时,建构独属于人类共同体的审美意识形态,预示了跨媒体想象力时代的到来,对于电影与游戏产业的深化发展与融合、创作类型与生态的丰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永飞 《兰州学刊》2015,(2):154-162
文章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探讨流动儿童就读学校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比例为88.13%,低于户籍儿童的94.86%和留守儿童的94.71%。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不及后两类儿童的50%。这透视出,制度因素(主要指户籍地点)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就读学校性质,即通过户籍儿童优先的政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降低其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家庭资本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就读学校性质。通常,文化资本多的家庭更会争取让孩子进入教学质量较高的公立学校就读,社会资本多的家庭通过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制度排斥的程度,因此二者可显著提升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的概率。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少及义务教育免费性的影响,兄弟姐妹数量对家庭资源的稀释程度极弱,故其对就读学校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当下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心理、生理发育还未成熟,在注意力方面的发展特点经常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且经常是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且不稳定,有时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还会受到儿童情绪波动变化的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走神、做小动作、发呆、违反纪律等影响学习效果的行为。作为教师提高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引导小学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发展从无意注意逐步向有意注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迁移行为对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指数法构建适合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四川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整体表现良好,不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身体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明显表现不佳;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有差异但表现并不明显,家庭健康治理能力偏弱是两类农村儿童健康治理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父母应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孩子与父母分离的基本方案,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平等健康治理体系和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题的一个流派。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派学家都提出了自己对游戏的不同观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儿童在同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游戏是儿童释放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有助于儿童学会在与别人交往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友好的交往方式,从而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由此,从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社会性行为三方面阐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