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8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管理学   1894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132篇
人口学   214篇
丛书文集   2361篇
理论方法论   375篇
综合类   6340篇
社会学   398篇
统计学   1163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688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部分线性模型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半参数回归模型,由于它既含有参数部分又含有非参数部分,与常规的线性模型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解释能力。文章研究带有局部平稳协变量的固定效应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首先提出一个两阶段估计方法得到模型中未知参数和非参数函数的估计,并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性质,然后运用不变原理构造出非参数函数的一致置信带,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34-239
网络群体的从众特性是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用网络世界结构模拟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网络,借鉴经典的心理学从众理论,同时引入"网络水军"的概念,构建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从众模型,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从众特性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没有外部影响时,不论初始观点如何分布,都能达到0-1观点相平衡的状态,但网络水军能打破这种均衡,影响网络舆情的最终走向。引导网络舆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消除网络水军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疏通"与"堵塞"双管齐下,既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导向,又要及时遏制不良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多模态视角研究了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发现,多模态元话语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增强话语的自然性与交际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信仰一致的世界性宗教帝国,确立了其在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控制力。伴随着权力的扩大,教会日益走向世俗化。神圣的神职权力被到处乱用以谋取世俗权力和利益。教会的腐败日益严重,最终伴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而走向衰落。基督教大一统世界走向瓦解,然而他所创造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孕育的个人主义精神却不断发扬光大。近代自由主义就是在基督教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出口贸易的CO2排放效应以及发达国家环境管制政策对于中国出口贸易CO2排放效应的影响,随后利用2001年-2010年中国1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贸易有利于CO2排放水平的下降,加入中国环境管制因素进一步扩大了出口贸易的CO2排放效应;在中国环境管制的作用下,Annex B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环境管制政策并未引起中国发生碳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管理者如何感知和应对悖论,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从意义建构视角出发,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建构出管理者悖论应对策略选择的具体过程。研究发现:(1)当管理者进行矛盾处理时,可以采取整合型和分离型两种应对策略。(2)管理者对于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影响其悖论应对策略选择。当管理者对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不平衡,将采取分离式悖论应对策略;当对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平衡时,管理者的悖论应对策略选择受到资源冗余程度的影响。(3)当注意力配置均衡时,管理者受资源冗余或匮乏两类情形影响会呈现出两种不同应对策略。当组织资源冗余时,管理者对于组织悖论感知较弱,会形成分离型悖论应对策略;而资源匮乏时,管理者对组织悖论的感知较强,但所采取的悖论应对策略受悖论思维的影响。(4)当管理者悖论的感知较强时,若管理者具有悖论思维,并产生积极型应对倾向,将采取整合型应对策略;若管理者不具有悖论思维,将产生防御型悖论应对倾向,采取分离型应对策略。本文研究成果丰富了领导行为相关理论,同时对管理者应对组织悖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发现慢速降压过程流速对时间的依赖关系呈指数曲线形式,同时进行了慢速升压试验,同样发现流速与时间的指数关系。文中对文献[1]定义的附加残余效应系数提出了修改,重新定义为滞留分子粘弹效应系数,对降压过程和升压过程的粘弹效应系数进行了对比。通过岩心出口液浓度数据,证实了文中描述的粘弹效应机理和分子构象改变的物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