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6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613篇
劳动科学   285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197篇
人口学   136篇
丛书文集   2965篇
理论方法论   568篇
综合类   6605篇
社会学   960篇
统计学   59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58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1161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904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成艾  黄旭东  陈俭 《东岳论丛》2019,40(11):150-161
为充分彰显中国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和示范引领效应,应科学借鉴德国职业农民十分重视发展内涵与成长轨迹的重合、发展质量与人文环境的交融等成功做法,努力吸取德国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愿景谋划不深、专业化发展进程持续乏人等失败教训,从强化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之顶层设计、优化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来提升中国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民族志一度是研究者专业生产他者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但在反思传统与顺应新潮流——互联网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直以来研究者自己也是民族志的研究对象,互联网兴起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研究者的身份发生了显著转变:由自己是主体,被研究者是他者,转变为双方是平等的交互主体;由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由主动的实践者转变为静默的潜伏者等.网络民族志中研究者身份的变化,为新的研究伦理关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既是学术研究的手段,也是学术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850—1890年以奥斯曼为代表的统治者对巴黎城市空间进行功能性改造,塑造了巴黎新的景观社会并完成了空间生产化、秩序化、政治化的重构。资产阶级借助地租杠杆,利用空间政治工具性和政治功能性进行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实现了阶层分化和新身份政治的形成。资本投机下的空间改造与生产使得巴黎无产阶级生存与发展的权益逐步被蚕食、侵害和剥夺,无产者对资产阶级的空间改造逐渐产生了由认同—消解—反抗的转向,空间正义意识开始觉醒。通过对城市空间规划改造中的阶级立场分析,论证空间正义与城市发展、阶层融合、社会排斥之间的联系机理,阐明资本主义空间规划与空间生产的固有缺陷,对当代城市的空间规划、贫困问题、社会排斥、城市包容性发展、环境更新与治理等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启发与理路审视。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是空前绝后的人类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创造这一奇迹,与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士兵教育问题的重视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通过采用阶级情感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民主体验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方法,促使处于文盲状态的农民士兵迅速成长为甘为革命理想献身的红军战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士兵教育方法上取得的成就,从而获得诸如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地施教和因势施教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论认为,作出决定的行为会引发认知失调。群体极化理论认为,群体作出的决策会较个体决策更为极端。群体身份认同理论认为,对群体身份的认同会引起内群体偏袒。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英美刑法将达成不法协议作为共谋罪的处罚对象,有助于打消共谋者参与共谋的念头,避免共谋者产生认知失调;在极为早期的阶段瓦解共谋犯罪群体,避免更为极端决策出现;弱化共谋者的犯罪群体身份认同,实现法益保护的早期化。这一视角对我国刑法学研究共谋罪规则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杨霓 《学术探索》2015,(2):131-135
西方社会中个体的身份焦虑感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而滋生和扩散。人们在解决了身体温饱需求后,开始争取社会地位,以求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心理的"温饱度"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我存在的确定性。王尔德一生中令人费解的种种行为可作为社会身份焦虑感的极佳诠释。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对身份的焦虑应被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所代替,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对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议题,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对一系列农民角色研究文献的分析与回顾,从整体而非分化视角出发,认为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角色既不是单纯"受害者",也不是全部"受益者",而是一个两者并存的状态。在政府和农民结构不平等背景下,作为整体的农民既有因和政府目标"契合"而积极接受现代化的一面,也有因两者利益对立而强烈反对现代化的一面。要对农民角色做出更有力解释就必须放弃"阶层差异论"视角,采用"结构—过程论"进行分析。由此,农民在发展进程中作为代价承担者与参与获得者两者并立的局面才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不过生日     
一大早,手机居然收到几个银行发来的祝福短信,都祝贺我生日快乐。我恍然大悟,今天我过生日!自己竟没有留意到。想必是我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留下的身份信息所致。虽然是银行电脑系统的自动发送,我也很看淡过生日这件事,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他们的良苦用心。无论如何,他们的短信还是在我流水账般的日子里激起了几朵小浪花,勾起我对过生日的浮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